传奇的人生,不需要彪悍

话说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开封府有个买馓子的,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的方式与众不同。

别人都是“卖馓子咧,好吃的馓子”,或是“新鲜出炉的馓子,又香又脆”之类。

他是拿白布将馓子盖得严严实实,边走边叹,愁眉苦脸叫道:“唉,要亏便亏了我罢!”

人家好奇,上前掀开白布一看,方知道他是卖馓子的。

所谓亏了我罢,原来是指这馓子卖得太便宜,做的是亏本生意。

无奈竞争激烈,虽然用上了好奇营销和苦情营销,生意却一直没有起色,每日卖馓子所得,刚够养家糊口。

再说卧龙街前有个瑶华观,瑶华观口有棵大槐树。卖馓子的来到这里,放下担子,坐在树下小憩,习惯地长叹一声,唱出他的招牌广告词——

“唉,要亏便亏了我罢!”

如是半年,日日去那槐树下长叹,那观门却是一直紧闭,也不见有个道士出来帮衬。

忽有一日,刚刚放下担子,正准备长叹,嘴巴被人捂住。十来个做公的不只从哪里冒出来,不由分说,将他绑得严实,径直送到开封府。

也不知是犯了什么大罪,府尹亲自审问。问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什么“谁派你来的”啊,“有几个同伙”啊,“有没有见到玉清妙静仙师”啊,搞得他一头雾水。府尹却以为他在装疯卖傻,于是大刑伺候。打了一百多棍,皮开肉绽,始终问不出个所以然。府尹这才相信,他真的只是个卖馓子的。

打是亲,骂是爱。卖馓子的被放出来,也不敢找官府要赔偿。仍旧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将广告词也改了,叫做:“容我放下担子休息一下。”知道内幕的人,无不掩口而笑。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开封府的街坊都来找他买馓子,未几竟成富翁。

馓子,又名寒具,中国传统油炸食品。好的馓子,入口即化……

​列位看客猜猜,为什么卖馓子的会被开封府抓进去,如临大敌?

原来,那瑶华观不是一般的道观,乃是大宋皇家的修行之所。道观的主持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号称华阳教主,原本是当朝天子宋哲宗的皇后。她娘家姓孟,方便起见,我们姑且称她孟氏吧。

孟氏十六岁进宫,那时候宋哲宗还没有亲政,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高氏手上。

高氏喜欢孟氏的清纯温顺,一手包办,让孟氏当了皇后。

但是,宋哲宗的心里,早有另外一个心爱的女人。她姓刘,被封为婕妤,年龄和孟氏差不多,兴许还是和孟氏同一批入宫的。

既然是太皇太后的主张,宋哲宗也不能违抗,再加上孟氏性行淑均,从不惹事生非,皇上和皇后之间,基本上也还相安无事。

问题是,刘婕妤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看过宫斗剧的人可以脑补一下,一个愤愤不平的、心机深重的、恃宠放纵的女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有一年,孟氏带领后宫嫔妃祭祀黄帝。事毕,孟氏在帘内就座,众嫔妃都站着侍候,唯有刘婕妤背对着孟氏,摆出一副“不尿你”的姿势,可谓相当之无礼。

冬至日,后宫举行活动。按规矩,只有皇后的御座有朱漆金饰。刘婕妤却一定要人给她准备一把朱漆金饰的椅子。孟氏没说什么,其他嫔妃都看不过眼。于是有人借迎接太皇太后之机,将刘婕妤的椅子撤掉。等太皇太后落座,大伙都回到自己座位上,只有刘婕妤没有椅子。大伙都等着看笑话,太皇太后也装作没看到。刘婕妤却是冷笑一声,一屁股坐到地上。经过这件事,她干脆连太皇太后也不放在眼里了,只是向宋哲宗哭诉,要皇帝为她出头。

宋哲宗心疼这个女人,却不敢挑战高氏的权威。但是,等到高氏去世,宋哲宗亲政,刘婕妤便找到机会了。

那一年,孟氏生病。她的养母爱女心切,偷偷找了一个尼姑到宫中烧符作法。

宫中最忌巫蛊之事。刘婕妤得到消息,立刻告诉宋哲宗,并且添油加醋,说皇后图谋不轨,想要加害皇上。宋哲宗命人审问此事,抓了孟氏身边的宦官、宫女三十余人,严刑拷打。

刘婕妤又买通了主事之人,一定要把案件做成铁案。于是拷打升级,变成了往死里打。可怜那三十余人,被打得肢体毁折,甚至有咬舌自尽的。到了录口供的时候,个个奄奄一息,无人能够出声。

在这种恐怖手段下,孟氏被判有罪。皇后是当不成了,宫里也住不下。宋哲宗安排她到瑶华观出家,当了一名道姑。

当时天下的舆论,都认为孟氏冤枉。更有御史上疏,要求重审此案,只不过被宋哲宗强行压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不难想像开封府为什么会对一个卖馓子的如此紧张:万一有人利用孟氏做什么政治文章,开封府的责任可就大了。

宋哲宗

刘婕妤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后。

宋哲宗死后,宋徽宗即位。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他对刘皇后这位嫂子礼遇有加,尊其为太后。

刘皇后也真把自己当成了太后。但凡朝廷大事,总是要出面指画一番。开始宋徽宗还让着她,这令她感觉更加良好,对宋徽宗也就没那么尊重了,当着众多朝臣的面,时常给宋徽宗难堪。

宋徽宗一看,这不对劲啊!于是与大臣们商议,要废掉这位太后。消息传到后宫,不等刘皇后反应过来,后宫的宦官和宫女便已经行动,联合起来逼迫她上吊自杀。这位大姐的人缘,可真不是一般的差。

宋徽宗拨乱反正,下令将孟氏从瑶华观中接回宫,尊为元祐皇后。可是不久之后,奸臣蔡京等上疏皇帝,陈述孟氏不能复后的种种理由。宋徽宗对蔡京言听计从,于是又将孟氏的皇后废掉,送回瑶华观,作为补偿,给她加赐了一个“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的尊号。

此时的孟氏,已经心灰意懒。相比宫中的人情冷暖,她更喜欢道观的清静无为。因此,对于再度被废皇后,她并没有什么怨言,甚至是怀着暗自高兴的心情,回到了熟悉的瑶华观。

那个已经发财的卖馓子的,照样会挑着担子来到瑶华观前,怀念往事般唱上一句:“容我放下担子休息一下。”后面跟着一群嬉闹的小孩,拿着铜板争着买他的馓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孟氏的额头,悄悄爬满了皱纹。道冠下面的发髻,也变成了花白的颜色。门口卖馓子的,广告词依然是那句,人却已经换成了原来那人的儿子。孟氏心想,她这一辈子,应该就是在这座豪华的道观中,听着卖馓子的吆喝度过余生了吧。

她绝对想不到,二十多年后,一场剧变又将她推上历史舞台。

宋哲宗皇后孟氏,华阳教主,妙静仙师,法号冲真

​靖康二年,金兵南下,攻陷开封。

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后宫之中,但凡有名号的嫔妃,不分老少,统统被掳掠到金国,受尽折磨摧残。唯独孟氏因为不在后宫名册之内,得以幸免。

金兵撤走之前,强立张邦昌为帝。

张邦昌这个人物,历史上争议颇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金人要立他为帝,他是一万个不愿意的。金人以屠城相威胁,众人害怕,“泣劝再三”,他才勉强答应。

换句话说,他是为了挽救满城百姓,才做那个傀儡皇帝。

当了皇帝之后,张邦昌故意将座位西向摆放,以示无南面称王之意。百官向他朝贺,他必定走下台阶,东面拱立,以示平等。他自称“予”而不称“朕”,发出的文书称为“手书”而不是“圣旨”。凡此种种,都说明他无意鸠占鹊巢,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最令人信服的是,他从瑶华观中请出了孟氏,尊其为“宋太后”,迎入宫中,垂帘听政。

张邦昌的伪政权,国号大楚,大楚国的最高统治者,却是宋太后,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肯定的是,孟氏的出面,为稳定当时汉人地区的政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久之后,前往金国谈判的康王赵构逃脱回国。孟氏得到消息,立即派人前去迎接。于是张邦昌退位,迎立赵构为皇帝,也就是史上的宋高宗。孟氏当日撤帘,还政于宋高宗,被尊为隆祐太后。

但是,如果以为孟氏可以就此享清福,那就大错特错了。

宋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等人作乱。叛军攻占大内,逼迫宋高宗让位于三岁的皇太子赵敷。

三岁的皇帝能懂什么事?苗、刘欲控制皇室之意,昭然若揭。但是他们还不敢做得太明显,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请孟氏再度垂帘听政。

苗傅原本以为,孟氏既然能够为张邦昌站台,自然也能够为自己站台。没想到这位老太太历来逆来顺受,任人摆布,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是毫不含糊。她质问苗傅:“皇上没有失德之处,为什么要逼他退位?而且现在国家外有强敌,我一介妇人抱着三岁小孩,如何号令天下?”

过了几天,孟氏突然又答应了苗傅的请求,垂帘听政。而且每次见到苗傅等人,总是和颜悦色,加以抚慰。颁布重要的旨令,也总是先和苗傅商量。苗傅大喜过望,心想:毕竟是女人,好对付。

苗傅搞错了,这个世界上最难对付的,就是女人。

当初他和刘正彦在朝中发动政变,将韩世忠等各路将领的妻室都扣留在军中,以此要挟他们。

孟氏向苗傅提出,她和韩世忠的夫人梁氏素有交情,希望梁氏能够进宫陪她说说话,解解闷。

这么个小要求,苗傅当然不能拒绝。

于是,在众多野史中被称为“梁红玉”的梁氏来到宫中。当天晚上,她便乔装打扮,骑了一匹快马,一夜奔驰数百里,来到韩世忠军中。

梁氏交给韩世忠一封太后的密诏。

韩世忠早有勤王之意。只是有宋一朝,对武将控制特别严格,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贸然领兵进京的话,他害怕苗傅倒打一耙,反而害了自己。现在有了太后的密诏,韩世忠便无所顾忌了,立即发兵进京。

韩世忠大军一到,苗傅等人便逃跑了。宋高宗复出的当日,孟氏便宣布撤帘,还政于宋高宗,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中国传统戏剧的经曲故事

​宋高宗是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弟弟。论亲属关系,孟氏是宋高宗的伯母。由于孟氏当年长期居住在瑶华观,宋高宗和她一直未曾谋面,直到他被迎立为皇帝,才第一次见到孟氏。

经过那么多事情之后,宋高宗对孟氏的信赖之情,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尊孟氏为皇太后,也真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来对待。孟氏居住的宫殿,连帷帐等细节,他都要亲自看过才放心;各地进献时鲜水果,一定要先送给孟氏品尝。而孟氏一直保持了在瑶华观中养成的生活习惯,过得极为节俭。宋高宗下令文书中避太后父亲的名讳,被孟氏制止。孟氏娘家的亲属和身边的内侍,被她严令不得参与朝政,并不得拜访朝中大臣的私邸。

绍兴五年,孟氏五十九岁,得了一场大病。宋高宗衣不解带地在她病床前服侍,直至她离世。

回想孟氏的一生,两度封后,两度被废,两度垂帘听政,都不是出于她的本意。她就像一叶浮萍,随波逐流,却在大风大浪中经受住了考验。如果说她有什么过人之处,那还真是道家的祖师爷老子说过的那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文为原创首发,图片取自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龙镇;来源:微信公众号八历史(ba-lishi)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91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5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745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9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7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2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5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9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9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