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人嘛,贱才无敌。玩笑归玩笑,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何拒绝他人,也是一个自古至今的一个话题。要说完全拒绝,那么在外人看来就是个抠门,如果完全答应,就是一个老好人,那真成了活雷锋了。重点,全都在于分寸二字,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分寸。
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我们为什么要拒绝,这是一个进入社交领域的人必须要涉及的内容。哪怕是一只猴子,也要看看猴王的脸色,看看那只母猴子的脸色,连猴子都这个样子,人就更是如此了。外国人,讲究一个效率,我要是一没有时间,面对别人的请求就是一个不字,这个不字说的很畅快,完全不过脑子。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久而久之,慢慢地就习惯了这样的一种模式,对于他人的不,也觉得是一种常态。但在中国这个地界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讲究打太极,推来推去,常常是外面一套里面一套,效率另说,倒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礼仪的系统。
一根线,划分出国内国外两个区域,站到了这个区域里面,就要奉行这个区域里面的规则。然而好不好,就需要另当别论,但从拒绝的角度讲,私以为,到了现在,对于拒绝的问题上,需要有更加开化的想法和思考。
人可以这么来看,外面一套,里面一套。外面一套作为外面的人,里面的一套做给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人看。外面那一套需要仔细经营,花尽更多的心思。拒绝,就是如此。我们在拒绝的时候,使用的精力,就是外面的这一层。我们有时候是无意识的,潜意识里面就默许了这样的一种状况的发生,但还有些时候,我们是被外面牵着鼻子走的。被别人拉着鼻子,自然不如自己拉着自己的鼻子来得舒服痛快。这是精力的消耗,还有一种是社会形象的维持。我们自己有一套自我,又有一套对外的自我,两件衣服,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穿法。某些时候,我们期待自己的形象能够和给他人的形象是一样的,所以会迁就真正的自己。精力,还有社会形象,两方面的委屈,最终导致了一种落差,一种错位,这样的一种错位会导致我们失落。而这样的失落一旦形成了惯性,那就成为了一种负面的状态。我们不怕出错,但就怕出错成为了习惯,而这样的状态如果一直持续,终将会伤到我们自身。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需要对此有勇气踏出一步。首先就是要明晰自己的底线,并且为之坚守,不动摇。我对于自己的要求,就是不能耽误时间。这个时间的标准是可以变动的,如果比较闲,那么一个小时那是可以的,如果很忙,即使是一分钟也不可以。还有就是做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情对于我也同样是有帮助的,那么做,如果没有帮助,那么我继续按照我的计划去做。另外如果这件事非我不行,那么就值得花点心思去衡量一下。
其次就是绝对知道什么样的人是不可以拒绝的,倘若是学姐啊、萝卜舍友们啊,等等的,那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辅导员、老师、长辈等等,那就是不能够拒绝的。衡量的标准,可以依靠平时的关系,或者可以自己换位想象一下,如果对面的这个人拒绝了你的请求,那么有没有事情,如果我们认为,对方拒绝我们,我们是可以接受的,那么我们也是可以拒绝的,倘若对面的这个人绝对不会拒绝,那么我们有必要投入一些精力进去。
再来,拒绝是一种锻炼,就好像肌肉一样,如果敢于迈开步子,训练自己拒绝的心态。这样的一种训练,就好像到健身房里面的肌肉一样,也会进行增长。逐渐的,我们会更加关注自我,能够更加的与自我相处,而不是应付别人,前者我认为更加重要。
说到底,这其实是一个与自己相处的问题。我们最需要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的目光。要合理的判断我们是否受到了别人的牵制和影响,如果他人已经明显的影响到了我们自身,那么就是一种损害,此时还执迷不悟,顺他人的流水而行,最后必然会自己卷入到湍急之中,不能自拔。
真正难以面对的其实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