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与你同行》的宣传语是“这本小说,写尽了所有家庭都曾有过的伤痛”。起初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话说的太满。看完以后倒觉得应是:一个小说写了很多人的人生,从少年到迟暮,涉及两个家庭,多个成人和孩子。主题包含婚姻、背叛、教育、治愈,不论是从孩子的角度还是从成人的角度,总有一些片段让你想到曾经,总有一些细节让你感同深受,总有一些描述说到心里。
这本书适合细细品味
不同于很多快餐式作品,这本书需要有耐心、静下心才能有所收获,而烦躁只会让人错过耐人寻味的对话。和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关,不是顺着时间描述,不是按照地点记叙,人物轮番切换,一开始会不习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主要介绍故事背景,众多人物鱼贯登场,让人有些应接不暇,有些困惑。一直到书的后半部分,才算对每个人物的个性有一定的了解,故事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还算好,让我有些头疼的是人名。你知道的,外国人名字比较长,名和姓,还有昵称,一会儿称呼这个,一会儿称呼那个,到底是谁?有时候要想一想,或者翻翻前面的内容才知道。不过一本坚持看下来,到最后都会明白的,因为后面很多篇幅是单独一个人物讲述,每个人不同的个性都能体现出来。
如果你是个孩子
如果你是个乖乖的孩子,在书里可以邂逅同样安静的女生,在她身上或者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透过她想到自己的童年。如果你是个调皮的孩子,书里的男生都很疯狂,也许经历不一样,但是态度和想法是一致的,在十五六岁的年纪,就是看什么都不顺眼。
如果性格中有两个你,一个安静一个闹腾,那看了这本书,会有更多的感触。经历的越多,或者说对世界越好奇,就越能体会不同性格的人的想法,也许是孩子,也许是很多年后的自己。看着自己一步步长大,而大人们逐渐步入晚年,想想对于未来的计划,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活着的意义。
若此刻的你,尚无法理解自己的父母,看了这本书就会明白,有些东西是没办法控制的,虽然成年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可毕竟是人,是人就有欲望。有些做法也许看起来不明智,可当时确实是真心的,有些事情明知道不可以,但还是忍不住要去靠近,要去做。
如果你是位家长
作为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家长,或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孩子心理、行为的描述,有些许了解。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过于叛逆就反映了一些问题,多半是对现实不满,家庭、父母、学校……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心理健全,就要加强沟通、陪伴,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做法加以引导。
年龄渐长以后,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会增加,尤其是生育过后,30岁过后,会明显感觉到身体不如从前。可对于老年的生活状态,也许还没有更多的认知,看了这本书会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人们对抗病魔。那是种什么样的信念?让人即便难过也坚持活下去。
慎重步入婚姻
本书的内容就是婚姻变化引发的一系列裂变,一段婚姻结束带来的长期深远影响,波及几代人。想对还未步入婚姻的人说:一定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做决定。
现在很多人分开就是源于当初太小,20出头,或者两个人相处时间不够长,1年不到,或者目的太明显,过于看重经济基础,却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遍观身边的人,有感情、经济都满意的,也有两者得其一的,如果说孰轻孰重,个人认为还是感情排第一位。
长久的婚姻会持续几十年,两个人日日相对,怎样才能争吵却不伤和气,吐槽而不是鄙视?那必定是打心眼里欣赏对方,喜欢对方。也许有些东西无法理解,但一定要接受这个人,优点和缺点,尤其是发生冲突的时候,怎样协商,怎样解决问题。
理智的人会告诉你,到25岁以后再考虑结婚的事。因为那时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一段时间了,对个人的能力有一定了解,不太会好高骛远,为人处事和团队合作也能处理得当。这个时候,不论心态还是经济,都到了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适合结婚。还有一点,那个时候生理发育也比较成熟了,做好了生育的准备。
要知道,结婚这件事真的很复杂,涉及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方面。如果一开始自己的心还没定,工作也经常换,最大的可能就是匆匆领证,匆匆再去领证。
不过人与人之间是不太一样的,有些人大脑发育比较早,也就是我们说的成熟,有些人就要晚一些,多数人是到30岁以后想法和工作才比较稳定。总之,如果对于婚姻还有疑虑,或者对于这个人还不确定,就不要有任何行动。结婚一定要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在步入婚姻之前,多接触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多认识些异性朋友,多了解异性的想法,心里有数才好。
分开就是伤痛
欢欢喜喜去领证,没过多久就分开,即便没有子女的牵绊,对自己和家人来说,终究是一段不愿提起的往事。有了孩子再分开,就是几个家庭几代人的伤痛。对于成人来说,毕竟是亲生骨肉,两个人的事波及到孩子,让孩子从小缺失一方的关爱,总是心里愧疚,而且这种愧疚还没法弥补,即便日后组建新家庭,在感情上终究是有差别的。
有些父母会更加在意孩子,即便分开了还会经常和孩子见面,从心灵上给予一定的温暖。可还有很多父母是此生不见,分开就是彻底结束,关键就要看孩子怎么想了。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是安慰别人的,真要发生在自己身上,谁还会这样想,倒是止不住地思念。
如何建立长期良好的亲密关系
分手大家都经历过,故事版本各不一样,可是大多是没有安全感。要么自己给不了自己安全感,那么遇到谁结果都一样,要么对方给不了自己安全感,那就是两个人不合适,还有的人两种情况都有,就需要先调整好自己了。
一段长期良好的关系,必定是彼此能够给彼此安全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时候能耐得住寂寞,享受一个人的时光,特指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投入其中。两个人的时候有共同爱好最好,没有的话观念一致、相处舒适就好。
要知道,最终两个人走到一起,绝不是因为不能遇到更好的,而是因为只想和这个人走下去。双方都能尊重彼此,互相照顾对方的情绪,在意另一半的感受,以一种双赢的态度和目标去相处。还有一点再次强调,两个人都要能够自我控制,特指欲望。
在这世上待的时间久了就会知道,有些事不喜欢但还是要去做,有些事想要做却不适合真的去行动。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本书带来的惊喜和吐槽
除了情感上的这些收获,书里还讲了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虽然不多,不过内容专业,看到的时候很惊喜。不过有个小问题,就是有几处印刷错误,名字、语病等,至少三个。有点小疑惑,难道出版图书之前不用校对吗?还是说不够仔细。
用一段连续的提问来结束本文:你有没有在言情小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没有一边看书一边哭的经历?问题的关键是不是你总将自己看做这个世界的中心?也许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怎么做。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更多好文尽在微信公众号:拾起笔尖散落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