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格物只在心上做,真理何必外物寻?
“格物”,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最早见于儒家经典《大学》里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虽然《大学》里提及了“格物”,但却没有作出任何解释,于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便成了儒家思想的未解之谜。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学者对“格物”作出自己的解读。唐代孔颖达认为“格物”是“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宋司马光认为“格物”是“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然而观点最具代表性的,对后世影响最深的,当属朱熹和王阳明。
1.格物,到底要向外还是向内?
朱熹认为“格物”是“即物而穷其理”,也就是“向外格物”。朱熹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物性”,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花有花的特性,草有草的特性,我们要把万事万物的特性都认识清楚,就能体悟天理,到达致知。
早年的王阳明,对一代大儒朱熹的“格物论”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他和一位姓钱的朋友在亭前“格竹”。他们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没“格”出真理,反倒是生了一场大病。
这是王阳明第一次对朱熹的“格物论”产生了怀疑。
多年以后,王阳明得罪了太监刘瑾,被发配到寸草不生的贵州龙场驿站。对于志存高远的王阳明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和侮辱。在他灰心丧气时,他又企图用朱熹的“格物学”解决当时的困境,结果闹出了笑话。
他去看到当地的野兽生活的很好,于是就跑去“格”野兽,要它介绍生存的成功之道。结果生存之道没得到,命差点没了。
如果说,“亭前格竹”时候的王阳明,对朱熹的“格物论”已经产生了怀疑,那么龙场驿站时的王阳明,终于和朱子的“格物论”彻底决裂。
1509年的某天夜里,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夜晚。《年谱》中对那个夜晚有过这样的记载:“阳明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这一次,他顿悟了。之后,王阳明提出了“心学”,深刻地批判了朱熹的“格物论”。他这样说道:“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身诚得自家意?”也就是说,天下万物那么多,怎么格得完,就算是认清了万物之理,这对我们内心成德又有什么帮助呢?
至此,王阳明开创了自己的“格物论”。在他看来,“格物”的途径,不是向外,而是向内,不是探求外物,而是要找回本心。所谓“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归于正”,就是要“为善去恶”,成德性之功。
顿悟后的王阳明彻底释然了,他不再灰心丧气,不再郁郁寡欢。既然一切都取决于“心”,那么是处于庙堂之高还是偏僻荒凉的龙场驿站,又有何差别?
心若向阳,人生处处皆是风景。
心若沉浮,到哪里都是流浪。
2.格物,还需知行合一
很多人一听到王阳明说“为善去恶”便不屑:士大夫满嘴的仁义道德,空谈大道理罢了。
王阳明料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提出“格物致知”之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他曾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他认为,“心学”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必须要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最好的归宿。
王阳明有个学生陆澄,在学习格物致知时产生了疑惑,他问王阳明:“老师您要求我静坐息虑,省察克制,我在静坐时确实觉得自己心平气静,但一遇到事,还是忍不住烦躁。”
陆澄的疑惑,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疑惑吗?我们都知道情绪暴躁不好,每天也都“三省吾身”,屡屡告诫自己遇事要淡定,可当那股子气上来了,才发现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面对弟子的疑惑,王阳明回答道:“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也就是说,你若满口都是圣贤道理,没有在“事上磨炼”,那么就算品德高尚,也不是真正的“知”。
多么深刻的领悟!人如果没有真正遇到一些事,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原来自己可以多高尚,或者多卑鄙。你没有遇到让你生气的事,便能侃侃而谈控制情绪;你没有遇到让你害怕的事,就可以满嘴都是“舍生取义”。要想真正做到“格物致知”,不能光靠想,还得在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才能真正“格物致知”。
3.格物致知的现代价值
无论是《大学》里的“格物”之说,还是朱、王二人的“格物”之辩,时间距今已经年代久远。然而“格物致知”这四字里浸润的智慧与光辉,却依旧如明灯般,照亮了今人的路。
少年学“格物”,方能立凌云之志,做栋梁之材。儒家经典学说——《大学》里就有记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为青少年描绘出一条自我提升到融入社会,再到担负起家国使命的人生路径。
而今的社会,风气浮躁,新闻里屡屡曝出“孩子辍学当网红”之类的消息,无不让人痛心。究其原因,根本还是在于从小没立下高远志向。若能把格物之理蕴含于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中,促使孩子树立正确三观,培养良好意志品质,也许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中年学“格物”,方能摒歪风邪气,绝四方诱惑。中年,往往是一个人事业的巅峰。但人得意之时,恰恰是危机四伏之时。相对于少年和晚年,人到中年遇到的诱惑最多。若经不住诱惑,抵不了邪气,往往就会走向错误的道路,最终锒铛入狱,悔不当初。学“格物”之理,方能“去其心之不正以归于正”,时时告诫自己,反省自己,便能去除邪气,让人生从高处平安落地。
晚年学“格物”,方能戒无境欲望,成德性之功。人到晚年,最怕的就是多欲望,爱比较。比成就大小,比财富多少,比子女孝顺与否……人若想比较,事事皆可比较。如若是青年或中年爱比较,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打拼,可人到了晚年,精力不济,若欲望过多,一来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二来也徒增烦忧。
晚年学“格物”,是要学会从心里得到满足。就如王阳明说的:“减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安于本心,才能成德性之功。
人生三阶段,学习格物致知,方知生命百态。身处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清本心,良知之火便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