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有无数这样奇妙的时辰、动人的故事、深邃的思考、磅礴的想象……偶然被记下,大多被遗忘。写作者,就像冰河上定格春信的秒针,精准而诗性。”
“人类的脚步和灵魂从未停止过流浪,在广袤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璀璨文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也有一些珍贵的东西正在渐渐远去。”
摘自《纸上》·自序:春天的秒针
初读苏沧桑的散文,是这一本《纸上》,也是通过这本书去大致了解了这一位作家。知道了她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出版散文集《等一碗乡愁》等多部。获“冰心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琦君散文奖”“中国故事奖”等。并且她的多篇散文入选全国各类散文选集、并被应用于中考、高考试题中。
而我读完这本《纸上》,从书里真正感受到苏沧桑的文字,是那样的充满着灵气,文笔清新脱俗,字里行间充满画面感,在她的描写下,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文字间跳动的那些记录,正是她的所见所闻所想,也是她与这世间最好的对话。
《纸上》这本书,以记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纪实中篇散文,同时也是一部以叙事为主的叙述性散文,写了即将消失的一些职业、一些传统手艺。而《纸上》这本书里所有的作品,都来自作者的亲身亲历,是作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她“踩着泥泞,冒着严寒,顶着雾霾,忍着病痛”走进了桑蚕,传统造纸,草台戏班,茶农之家,养蜂人,古法陈酿,西湖船娘这7种不同的艺人的生活,在她体验、感受他们的生活之后,用柔情细腻的情感笔墨,去书写这些人的生活。
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曾说,“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人心之才情”,而白烨认为苏沧桑便是如此,她走到山水之中去写作、去表现、去感悟。
所以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是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江南风!是作者让我们从书中领略了南方特有的风物人情与手艺行当。在她的笔下,这些日趋式微,渐渐远去,缺乏关注的手艺行当,得到生动呈现,都能让人为之动容,意犹未尽。
【一】中国的桑蚕文化: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细细玄蚁浮,蠕蠕寸蠖伸。抱叶食嗫嗫,负彩斑彬彬。假息方委蜕,吐芬非谋身。万生尔甚微,趋死成其仁。”
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展现了中国的桑蚕文化历史,也是在养蚕历史长河中的美丽遗珠。
中国是桑蚕文化的起源地,从新石器晚期就开始了,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桑蚕文化始于江南,海盐历来是蚕桑生产发达地区之一。东晋海盐籍著名文学家干宝《搜神记》有传说记载:明清时“桑拓遍野,无人不习蚕桑。”蚕农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所以,在海盐农村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桑蚕民俗活动。现在主要集中表现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并绵延江苏省、四川省、山东省、广西等地区。但综观中国丝绸发展史,蚕桑文化甚至可以覆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流传地区、人群之广,足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
然而,这记载着中国漫漫历史长河的产业,作为我国所具有的特色文化,其中,这个“文化意识”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已大不如从前!甚至许多孩子已经不知道蚕为何物,桑蚕,也就在新世纪的浪潮中逐渐衰退,渐渐被遗忘,变成需要纪念的遗产。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来,在我小时候,家里也曾经养蚕缫丝,过程到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从采摘桑叶,采到最鲜嫩的叶子,到清洗灰尘,还要擦干水分,剪成碎块;还要定时投喂,及时更换旧叶子,保证蚕宝宝能吃得及时;更要清理粪便,给蚕宝宝创造温馨干净的生活环境!从卵中孵出蚕蚁,由黑瘦的蚕蚁长成白胖的小蚕,几次艰辛的蜕皮,奇妙的结茧,最终破茧成蛾!最有意思的就是吐丝结茧了!熟蚕先是吐出金黄色的蚕丝,形成结茧支架,再结成茧网。然后,熟蚕继续吐出丝圈,加厚茧网内层,逐渐结成茧衣。茧衣形成后,熟蚕继续吐出茧丝,直到把薄弱松软的茧变成厚度硬朗的茧。最后蚕蛾破茧而出,然而产卵后的蚕蛾会慢慢的死去,而生命又在蚕卵里延续。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作茧自缚”,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同样的,在《春蚕记》里,我也看到了从放大镜下才能看清的幼小的蚁蚕,到长大成熟的蚕,吐丝结茧的全过程。
——
“那时我不知道,会只剩下最后一条蚕。
放大镜下,一百条蚁蚕匍匐在桑叶上,像一百头无知无畏的小兽穿行于森林。发丝般柔细,灰白色的头部,墨绿色的身体,毛茸茸的足。足有八对,三对胸足把持桑叶进食,四对腹足驱使身体前进,一对尾足附着在桑叶上。此时,它们正用力跨出腹足,身体向前推进,头部扭向身后,像一头头回望的小鹿或幼狮。”
作者,她也亲身实践养蚕,记录养蚕日记⋯⋯
她说:“这些劳作需要倾注巨大的心血,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我在家里养了一百条蚕,结果只剩最后一条,吐丝吐到一半,也死了。”苏沧桑也体会到了养蚕的乐趣与辛苦。
在苏沧桑记录下的最后一代养蚕人,依靠养蚕为生,如今也逐渐淡去,被遗忘。
【二】四大文明之一的古法造纸术
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的古法造纸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纸上》中记录的造纸,在富阳大源镇,从书里见识了一种“会呼吸的纸”——元书纸。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元书纸是富阳竹纸的精品,是富阳传统手工制纸品的代表。
讲述48岁的朱中华,是逸古斋,古法造纸坊的传承人,在古老的手工造纸法后继无人、日渐没落的状 况下,他仍然选择了坚守,他也是在镇上,唯一还在用竹子为原材料,坚持古法造纸的人。他说,“要做有生命的纸”。
《纸上》说:“据《天工开物》记载,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要经过砍竹、断青、刮皮、断料、发酵、烧煮、打浆、捞纸、晒纸、切纸等七十二道工序,耗时整整十个月……而古老的造纸图谱上,砍竹都是壮年男子。砍竹是有诀窍的。有经验的砍竹人,要提前看山势,为毛竹快速顺势下山找好一条路,用几根老毛竹铺在坡上,方便竹子滑动。砍竹时,第一要找那种竹梢刚冒出笋头的嫩竹,如果青叶都长出来了,竹子就老了,胶质包浆少,纸的紧密度就不够;第二,砍竹时,每一刀都要均匀,竹根要砍平整,硬纤维都要砍断,否则刮竹皮的人是要骂人的,不仅要花工夫清理,还会伤手;第三,要让竹子往一个方向倒,方便集堆打件;第四,打件时,要仔细,上面一人砍,下面一人将三四根竹梢头捆在一起拖向山脚,如果打不好,竹子滑到中途就散掉……” “天工开物”里记载的古法,在这些传统手工艺人的手上传承下来,这些会呼吸的纸,可以流传千年的 元书纸,是每一个砍竹师傅,每一个涝纸师傅,一年忙到头,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一遍遍进行重复枯燥且辛苦的工作,产出的手工竹纸!而且产出来的纸也只有五百刀,五万张左右。
可是在现在,要面对的问题很多,比如原材料不足,人手也不够,产量小,经费更不足,而且了解手工竹纸的人少之又少,古法造纸相对于世面上的造纸,市场又太小等一系列大难题。可就算是这样,于他们而言,也是无人传承被遗忘的手艺,他们也不想断送了这手艺。
面对这些难题,朱中华说,“我的祖宗用了一千年的时间,才将火烧纸变成文化纸,却从我手里断送了,我也不想,但真的做不下去了。”
他说:“手艺人朱中华所有的努力,就是想用竹子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纸……可是,很难。如今的人们,往往只关注纸上的字,关注是谁的画谁的印章,是否有名,有谁真正注意过一张纸本身,它来自哪里?如何制造的?能活多少年?谁在担心一张纸会永远消逝,一门古老的手艺将无人传承,一种珍贵的精神将永远绝迹?”
这是手艺人们的坚持,更多的是担忧。
还有《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里的那些民间艺人,出于对越剧的热爱,过着流浪奔波的生活。
作者深入老家越剧草台戏班,和他们同吃同住同演戏,深度体验原生态民间戏班生活,刚开始,表面看来是浪漫自由,开心的。但是,她说:“可短短几天,我便明了戏班生活的本质绝非原先想象的那么美好,而是极度的劳心劳力,甚至厌倦”。流浪的戏班本质上是苦中作乐,在这里,作者跟着的是一辈子都可能生活在光环之外,籍籍无名的小演员,他们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付出,呈现了民间草台戏班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生存状态与艰辛,并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令人动容的越剧的美,与坚韧的生命力。
在书里,还跟着作者在《与茶》里,品尝了茶香。
西湖龙井手工茶农黄建春,没有名气,却坚持手工炒茶;还有采茶女工,一年一度坐十多个小时火车从江西或安徽等地出发到杭州,每天从凌晨点到傍晚五点,除了午饭几乎不休息。
还有《牧蜂图》里,作者追寻养蜂人的足迹,从杭州到新疆,辗转在天山、伊犁河谷、果子沟、赛里木湖。一旦需要转场,火车说走就走,于是吃饭,上厕所都成了问题,而且每天都充满了艰辛甚至危险。这不也是描写我们普通人勤劳努力生活的一部分吗?
以及《冬酿》里偏远海岛寂寞而执着的古法酿酒人。《船娘》里在西湖上漂泊了三十年的船娘,
《船娘》这样描述:“她的生命形态,古老、柔韧、恣意、隐忍,美如雨中匍匐的蕨类。”这一句话也诠释了书里的每一个人。
最后,引用苏沧桑所说:“我发现我遇见的每个人,从未吝啬过自己的努力,每一份最原生态的劳作里,深藏着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无奈,也深藏着生生不息的古老美德,如一叶茶的苦涩和芬芳,久久地在舌尖上矗立,在心坎上颤动。”
在这些古老的,传统的非遗传承里,潜藏着巨大的艰辛和对生活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