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生活中,你或许会遇到这样的人。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受气了,就特别容易把这种情绪转嫁到别人身上。
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是这样的人。
之前有朋友对我说,女友在单位工作不顺利,或者被老板批评了,回到家就会满脸不高兴,动辄两个人就要吵架,一点小事都要闹到天翻地覆。
另一个朋友也有自责,面对父母时,明明想说的话不是这样,可偏偏一说出口就变了味道,总是有一股无名火。
小的时候,你或许也会和我有类似的经历。
放学回家,父母都板着脸不说话,你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今天平安过去倒也罢了,如果稍微犯点错误,或者考试卷子要让家长签字,那就免不了一顿打骂。
很多人当了父母,也有类似的经历。
上班的一天都是不顺利的事情,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到自己的爱人,也是哪儿哪儿都不顺眼,甚至其实一个非常小的错误,都会被放大百倍。
你或许也进行过这样的反思。
你也知道,并不是爱人招惹了自己,并不是孩子真的有那么大的罪过,但就是发了那么大的脾气。
你也明白,发火其实不对,生完气也后非常后悔。
但在当下,就是忍不住,一忍再忍,还是没忍住。
噼里啪啦生完脾气,感觉自己舒坦了,气顺了,然后再开始后悔。
想和亲近的人好好说话,但那时就是不行。
那到底为什么,你就是不能和亲近的人好好说话呢,为什么越是关系亲密,我们就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呢?
2
原因有多种多样。
你能想到的原因,可能会有:越是面对亲密的人,越无法控制情绪,展露的缺点就越多。好像是因为关系亲密,所以人们都不绷着做那个善意的自己,反而变得肆无忌惮。
这原因其实对,但不够深层。
我今天想告诉你的是: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被你用情绪进行置换。
什么意思?就是由一件事引发的情绪,最终导致的恶性循环。
举一个例子:
你在公司被领导职责,心里不舒坦,别扭了一天。
结果下班在写字楼下,因为快递送错了单子,和快递争辩了几句,结果心里更不舒服。
回到家看到老公没有做饭,而是直接玩起了游戏,这时就会火冒三丈,和老公吵了一架,心里感觉百般委屈。
孩子放学回家,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又是一股火涌上心头,一顿指责,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老公这时说,你发这么大的火干嘛?不就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吗?你至于吗?
你也不甘示弱,有什么不至于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都怪你,一天天就知道打游戏,也不管家里,什么都要我操心,我就是天生的劳碌命。
老公无奈地摇头,真是不可理喻。
结果你和老公又吵了一架,差点有了感情危机。
但我们对整个事件进行一下复盘,你就会发现,这些和老公和孩子的争吵,起源是什么?
其实就是工作上的一些烦心事而已。
因为工作烦心,带着工作情绪,到楼下看到陌生人不顺眼,回家看到老公不顺眼,看到孩子不顺眼。
但若是今天工作顺利心情很好,快递送错单子也会说没事,回家后老公玩游戏也可以谅解,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会说下次努力就行,格外温柔和善解人意。
因为一件事,引发之后的所有事,就是连锁反应。
就是心理学所谈的:情绪置换。
3
心理学有八大著名效应,其中一个是:踢猫效应。
简单来解释,就是人特别容易、也特别善于向比自己低或者比自己弱小的人发泄不满情绪,最次也是地位相当。
很显然,在刚才的事件中,快递小哥的社会地位比自己低,丈夫在家庭关系中的位置和自己不相上下,孩子又比自己弱小,所以这些坏情绪就及其容易传播。
你很少看到,因为领导批评自己,产生了坏脾气,就把领导臭骂一顿的例子。
如果真的有,那反倒能够解决这种情绪置换的恶性循环,当下就能把情绪疏解开,也就没有后续这些连锁反应了。
其实说白了,把自己的坏情绪转移到亲密的人身上,是一种置换。或者加一个定语,是一种相比之下比较安全的置换。
这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心理防御能力。
因为你从潜意识里知道,哪怕你对爱人和孩子发了脾气,他们也不会怎样,充其量是闹个别扭,床头吵完床尾合,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但你如果和领导吵一架,那后果就相当严重了,可能会被扣工资,甚至会丢了工作。
相比领导或比自己低位高的人,这些都是硬骨头,但比爱人孩子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这些都是软柿子。
一句可能不太精确的描述,吵架也是一样,都爱找软柿子掐。
恰好,和你亲近的人,都是软柿子,他们会理解你,会包容你,会忍让你。
所以,安全的情绪置换,就是你会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以此来发泄和抵抗自我的这种消极和不满。
并且知道,转移过去之后,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这就是我所谈的,相对安全的坏情绪置换效应。
4
但注意了,相对安全,不是绝对安全,想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改变自己这种习惯性地将不满发泄给别人的态度。
你可能小时候也会听到这样的话:
你怎么总和你爸一样,用完东西不知道收回原位,有前手没后手。
你怎么总是你和妈一样,喜欢起床后不叠被子反倒是去洗涮化妆。
看着是批评孩子,实际上呢?
是在宣泄对丈夫或妻子的不满,而且这种不满还是经过了日积月累,没有进行过有效沟通,都是一些历史性遗留问题。
人们非常容易受到这种长久的沮丧态度影响,一有其他的事情就会进行联想,从而说出刚才这种类似的话。
所以,你要明白,当你习惯迁怒别人时,你所进行的情绪置换,是没有逻辑的,是没有根据的,甚至对于置换人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这时,就需要你冷静下来,做到三点:
第一, 有了情绪需要及时排解,正面引导,善于反省。
被领导批评也好,在外受了委屈也好,都要及时解决,不要将问题遗留下来,不要过夜,更不要带着情绪去面对其他人。
善于反省,善于从坏情绪中提炼出有用的东西和价值,用以自己不断进步和提升,而不是空有一腔怒火。
第二, 不要抱着亲密的人就足够安全的想法,狗急了也会跳墙。
习惯迁怒于亲近的人,无非是觉得他们都会忍让自己,发次火也无所谓,但若总是让对方接受负能量,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受不了。
在你发火时,他们也有了坏情绪,他们也必须进行疏导,如果双方都是这种态度和性格,就会恶性循环,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第三, 学会换位思考,多为别人想想,也多冷眼旁观自己。
在想要发火前,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你如果是他们,接收到你的这种坏脾气,会不会觉得莫名其妙,会不会也会难过失望,多换位思考,自然就会冷静下来。
也多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尝试用更加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去拆解和复盘坏脾气,不要白白浪费了口舌,又徒增了烦恼。
5
纵观以上,其实你已经明白,我们不能和亲近的人好好说话,原因很复杂,但归根结底只有一条——
心理防御机制不够健全,总是靠着发泄和腾空情绪来获得疏解,不会自我消化和排解,不懂得利用情绪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情绪并非是一无是处,里面其实透露着成长。
人也有诸多焦虑的时刻,但想要屏蔽掉这种焦虑,迁怒别人却是无一利而有百害。
你要学会抗压,要有一点自我疏导的能力。
要学会与自己的坏情绪相处,更要学会正确引导它们。
总是不能和身边的人好言好语,不如好好反观自己的内心。
与其总是出语伤人,不如独自静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