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初,读过一本书,名叫《致加西亚的一封信》很受启发,现在也经常看到有文章提到它。当时至少对于我来说,我仿佛找到了作为一名好员工的准则——那就是坚决执行组织或团队赋予的任务,并且执行过程中没有任何借口。对此的正确性我起初从来没有怀疑过,而是如圣经般遵照。这么做也确实对我的职业生涯带来过帮助。
我第一次对这一观点内心产生质疑是由于当时参与做一个项目。由于前期的论证不充分,各方观点没有达成一致,并且对于反对的意见没有深入的探讨思考,就匆匆启动。当项目进展到一半时,几乎每一个参与者都预感到这一项目要失败。可是项目已经有投资,一旦停止无论对谁都无法交代。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场面,每个人都知道前面是一个坑,可是却都努力的向前走。最后的结果也证实了预感的正确性,项目完成后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产生实质的收益就废弃不用,将近百万的投入打了水漂。
事后,作为一名项目参与者,我感到深深的痛苦。最大的痛苦来自于对之前信奉的质疑——执行力无法阻挡一切失败,因为有些事情其实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也就是说有些失败可以归结为执行力的不足,而有些失败却是事物的本身正确与否缺少根本性的理性分析,最后说成执行力不足其实不过是拥有强势话语权前提下的推脱责任而已。
当产生这种怀疑后,再重新看待一些事物时,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很有趣。比如说我每天上班都会经过一些企业,我即使没有深入了解,也会感觉有些企业的管理一定存在问题。因为企业的标语与广播大张旗鼓地宣传要团队合作,要坚决执行的理念。而直觉告诉我,在大事渲染的背后充斥于企业内的是近乎残酷的野蛮强制。就像经常曝光的传销,以及近代社会的“十年文革”那样。而为了印证我直觉的正确性我有意浏览了这个企业的网上招聘信息,发现在企业没有扩大的情况下,经常发布不同岗位的招聘信息。由此可以断定,该企业的人员流动一定很大,而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否是一家企业能否持续健康运作的前提。
所以又回到原点的问题,那就是谁为成功负责,谁又为失败承担主要责任。其实毫无疑问是管理者。也就是即使说执行力不足,表面看来是执行层面的问题。而深层的问题还是出现在管理层面。
也就是说即使执行层面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也是管理层面管理不足造成的。管理层面如果没有创造一个良好执行氛围,执行层面执行起来就会寸步难行,增加执行的时间成本以及投入成本。
那么回过来说,如何在做一件事情前要让它是对的呢?这其实也很困难,因为很多事情在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是很难说它到底是对是错,我们毕竟是人,不是神。但是对于一件即将确定的决策判断它是对的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象限去分析:1,基于当前已知条件的合理性。这可以确定意见事情做的理由。2,对于不可预知因素风险的控制方式以及可接受的范围。这可以确定这件事基于目前条件下成功的几率。3,对于此项决策反对意见的深入分析,产生反对意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很关键,很多管理者不喜欢反对意见,其实反对的声音是一个团队永葆青春的保健品,当然这需要合理管控,否则会演变为没有理性的扯皮。反对的意见如果运用好,它会往往如一把锋利的刺刀一样,提前会刺破你所没有察觉的隐患,并会激发决策思路的多样性。
而要做到以上几点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管理环境,什么环境长什么草,什么土壤长什么苗。所以管理决不是一个人对几个人耳提面命,而是努力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有点玄虚,那举个例子。
提到管理人们很喜欢举例当年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区别,别的不说,单就对组织的管理上,共产党确实有过人之处。而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将党支部建在连队上,这样就可以让基层了解上层的思想甚至战略,让基层不但要去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同时也让上层了解基层的迫切需求,“打土豪,分田地”激发的战斗力无法想像。这很关键,也道出了管理的真谛——基层只有清晰明白上层的目标才能良好的去执行,而上层一定要及时了解并满足基层的需求,才能让执行层保持活力。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闭环的过程,一旦缺少一角,便无法正常运转。
所以对于目前在网络上四处飞扬的打鸡血式的鼓吹所谓执行力,我感觉很脑残。有一个故事更是赤裸裸:说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
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
关羽从来不问刘备,
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
张飞从来不问刘备,
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
于是一一
有了草船借箭、
有了过五斩六将、
有了据水断桥吓退曹兵……
赵子龙接到进攻军令时手上只有20个兵,
收获成果时已攻下了十座城池、
多了2万兵、增了三千匹马,
军令只是写着:攻下城池!
——如若万事俱备 你的价值何在!
对此我只想说:一个不为企业老板着想的员工是彻头彻尾的无赖,注定不会有所作为。而一个不问过程,不懂得为执行层面协调资源以满足多方位需求只要结果的老板,那是在耍流氓,注定也不会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