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个半月前,我有点想出了自己的职业目标,简单地说,我需要一个重要的证书,借此转行。但从9月10号到今天,执行的特别差。转眼还有两周就要考试,却从心底萌生出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
虽然这种感觉已经很久没遇到了,但它其实并不陌生。比如,第一次考研之前是这种感觉,考环保工程师是这种感觉,多次考六级是这种感觉。简单来说,就是面对自己尚未掌握的庞大知识点时,生出的那种无力感。
考试经历中,除了上面说到的失败的经历,我也有几个成功的。比如,两次公务员笔试,专利代理人考试,都考的还不错。
对比这些失败和成功,最重要的区别其实不想你也知道,就是复习时间长短不同。
记得快高考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喜欢讲一类故事,比如:上一级的王某某,之前学习就是中下游水平,结果高考之前一个假期或者半个学期的努力之后,一下子变成了班里的前三名。老师们喜欢以这样的故事激励我们,想告诉我们就算目前成绩不好也没关系,现在努力也一样来得及。
我始终相信,在大多数领域,只要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但由于人与人的思维模式不同,学习特点不同,做到同样的熟练度所需的时间就不同。因此,有时候老师们善意的故事非但没有成为促使我奋进的动力,反倒成了我懈怠的理由:老师都说了,某某最后半年好好学了就考好了,说不定我也可以用最后半年迎头赶上,所以时间还足够。即,老师的道理在我这变成了“无论什么时候努力都来得及”,这是安慰自己的良药,也是无限拖延的开始。
有了上述“精神建设”,就开始过度自信,迟迟不开始。直到有一天,发现好像有点来不及了,这时候,往往还能打起精神复习一阵。终于有一天,发现已经完全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开始破罐子破摔。
对我而言,破罐子破摔最突出的表现是开始玩游戏:考试搞不定心烦啊,复习不进去了,换个脑子,玩一会游戏吧,一玩就停不下来。哎呀,怎么玩了这么久,太烦了,更复习不进去了,再玩一会疏解一下。这个过程也许是对恶性循环最好的诠释:越玩越烦,越烦越不想学,不想学就还是玩游戏。
想要打破这个循环,最重要的是引入一股正向的力量,比如阅读。不是想换个脑子吗?阅读其实也是换脑子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阅读的爽跟玩游戏的爽是不相上下的,一个精彩的段落带来的惊喜,不亚于在游戏里大杀四方的快感。
阅读是慢热型的,没有游戏那么直截了当,但二者都能达到换脑子的目的。最重要的是:首先,阅读不会带来罪恶感及由此产生的心烦。其次,阅读能引入积极的观点,这些观点会打破恶性循环的链条,给自己注入新的动力。因此,阅读是排解复习压力的绝好办法。
通过这篇文章,我找到了自己状态不好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状态不好压力大怎么办?看几页书,千万别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