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奶茶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上映了,一下子就刷爆了各个平台。较之前的《前任3》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过的人都在说:后来的我们,怎么样了?
电影是不是真的好看?看豆瓣上的评分已经降到5.9,估计还会下降。
很多人看这部影片,不是因为影片本身,而是为了情怀。
涉及到前任题材的电影,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要说。
而另一方面,奶茶刘若英本身也是一种情怀。就像“欠XXX一张电影票”“欠XXX一张门票”一样,被打上了烙印的人或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来为他买单。
我向来对于这类题材的影片不是很感冒,但出于对奶茶的某种情怀,我依旧去看了。
看完以后只能说,这张价值40元的票,很不划算。
奶茶还是好好唱歌演戏吧,不要再来拉低国内电影的口碑了。
《后来的我们》说的是一个十分老套的故事。
分手多年后的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相遇了。因为航班延误,而去酒店开房。两个人在一起回忆过去。
从他们的回忆中,得知同为“北漂”青年的林见清和方小晓,在火车上相遇,因都怀揣着“要在北京立足”的想法,俩人开始惺惺相惜。
小晓想嫁个有房的北京人,在北京立足;
见清想成为游戏开发师,靠自己的能力在北京立足。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身边一起打拼的朋友,最后都熬不下去,放弃梦想,选择回家。
只有小晓和见清还在硬撑着。
他们在几平米的群居隔断屋里吃着泡面,喊着一切都会有的。
可还等不及实现,两人却渐行渐远,最后还是分开了。
重逢以后,见清问小晓:“如果当时我们没有分手,会怎么样?”
小晓说:“那我们后面也会分手的。”
见清又问:“如果当时你没走……”
小晓说:“如果当时你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
小晓说:“可是没有如果……”
爱而不得。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上演恋爱和分手。再相爱的人,都可能面临分手,两个人在一起,只有爱情是远远不够的。
看不到明天的生活和长时间的贫困,让见清和小晓变得很疲惫,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越来越多。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消耗。
所以在吃完一半的面条后,小晓走了,只留下一句再见。
分手的时候,才知道任何话语都是多余的,只要果断转身,就够了。
即使分开多年,小晓依旧爱着见清,却再也不会和他在一起。
见清以为只要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他和小晓就会幸福。
而小晓真正要的不是房子,而是一个依靠,一个家。
幸福从来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小晓说:“I miss you。”
见清说:“我也想你。”
小晓又说:“我是说,我错过你。”
就算重逢,见清依旧不能理解小晓。就像他认为小晓要的是房子一样。
说实话,这个故事并不能让我流泪。
我甚至在想,像见清这样的人,如果不是由井柏然来扮演,而是化身成真实存在的普通人,是不是会有很多人来骂他是渣男?
影片中,最让我介意的是,多年以后,见清已经有妻儿,可是他却和前任开一间房。当见清的妻女发来视频时,小晓要狼狈的在房间里躲镜头。
微博上有一句关于前任的话,我特别赞同:好的前任就应该像死了一样。
就算曾经立下海誓山盟,此生不换,分手以后就要形同陌路,相忘江湖。
忘不掉前任,就不要找现任。
而电影中,分手以后,各自重新开始的两个人,却在见面以后,依旧说着爱。
如果再重逢,两人依旧还是单身,那他们做的一切都可以被理解是爱情。可是见清已经有了家室,却依旧对小晓念念不忘,他这不是专情,而是披着爱情的幌子做着人渣的事。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见清拉着小晓的手在酒店跑的时候,被熟人看到,尴尬的把手缩回去。
见清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却偏偏还要去做。即便这有可能伤害另一个在家等待他的女人。
张爱玲说: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玫瑰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是不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当初俩人没有分手,现在会变成什么样?
见清:“如果我们结婚了呢?”
小晓:“那现在早就离了。”
见清:“如果当时我们住进大房子。”
小晓:“那你早就有几个小三了。”
如果他们结婚了,小晓也终将不是见清心中的白月光。
如果能重来,小晓还是会选择和见清分手。
后来的我们,有了房子,却再也找不回那时候的爱情。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也没有那么多如果。
错过那个人,就错过了吧,余生尚可期,你会遇到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