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就是大家俗称的“老好人”,他们患的病叫“取悦症”。“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中又称为“迎合型人格”,确切地说,它不是人格障碍,也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具有强迫性的上瘾行为,它是由头脑里的限制性思维导致的。“老好人”头脑里的限制性思维之一是:“我对别人好,别人也应该对我好啊。”所以为了得到别人的好,他们甚至往往牺牲自己,委屈自己,也要对别人好。而如果别人没有回馈自己所期盼的“好“,这个时候,“老好人”头脑里的限制性思维之二也随之而来:“要是别人不对我好,那肯定是我哪儿不好啊。”于是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之中,由此引发失落、沮丧、愤怒等负面情绪,甚至发生自我伤害的行为。
“讨好型人格”的具体表现:把别人的需求摆在首位,想让别人满意,基于别人的期望而行事,总是去成全别人,同时往往委屈了自己,总是忽略和否定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导致自己持续的心理压力;极度敏感,能敏锐洞察他人的需求;有求必应,不会拒绝别人;不敢提出自己的诉求,不会轻易求人,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害怕和有意避开冲突和竞争;凡事都说好,不发表不同意见;认同感来自外部,关注点在自身缺点上。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往往形成于童年。因为小孩子还不会辩证地看问题,所以面对家长、老师等大人提出的要求和规则,往往会懂事听话地照做和讨好。而且把大人的观点和规则理解得很绝对、很极端,认为大人说的就是金科玉律,必须要遵守,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对大人言听计从的行为模式。越是严厉的大人,就越有可能强化孩子的这种“讨好型人格”倾向。孩子们借此既可以逃避冲突,也可以获得表扬。但本质上,是因为孩子恐惧被大人不喜欢、被拒绝、被批评、也恐惧如果按自己的意见来会失败。
扭转“讨好型人格”的具体办法:提升自尊和勇气,建立自我轴心,自爱自律自省,有主见,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降低自己对外界反馈和他人评价的依赖,把认同感从外部拉回到自己身上,学会给自己正面评价、给自己奖励,多关注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对自己的缺点和失败不自责,不自我否定;收起玻璃心,不怕有人不喜欢自己,不怕被拒绝,不怕被批评,不怕失败;增强人际关系的边界意识,设置心理底线,学会说“不”;改掉弱者思维,拓宽视野,多与阳光和有格局的人交往 ;丰富自己,强化自身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