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或没去过西湖的人,或都知湖畔有苏小小之墓;了解或不了解苏小小生平的人,或都知缅怀她的这篇名诗《苏小小墓》:“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歌妓苏小小活了23年,写那首诗的诗人止于27岁。
诗人叫李贺,生于790年,晚唐。
李贺自幼体弱,气质忧郁,内向寡言。诗对于当时是文化、文学与文人的全部,从小学诗,诗就是语文。李贺也想成为诗人,但早唐与盛唐时期诗已被作尽,想出人头地殊非易事。
18岁那年,他带着诗稿和青春,从小山沟到了大城市洛阳,谋求发展。这时候的他没意识到,他的生命已在倒计时。
李贺想出人头地,唯一出路,是给当时文坛的大文豪韩愈投稿,让韩愈对他五体投地。梦想很伟大,支撑伟大梦想的关键在投的第一首诗。要是第一首诗就被韩愈看扁了,那么梦想也就幻灭了。
李贺决定第一首诗放《雁门太守行》。大文豪韩愈整日授课讲学,繁忙不堪,不过他对年轻人的投稿还是蛮重视的。一夜就寝前,读到了李贺的投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韩愈阅诗无数,一眼辨真金,写边塞写乐府的名作数不胜数,唯有眼前这首独辟蹊径,最为凄美。韩愈感动得从床上滚了下来,朝屋外管家喊道:快去把李贺给老子找来。
得到了韩愈的赏识,李贺在诗界开始小有名气。在当时文凭也是蛮重要的,诗人们热衷考进士。李贺在韩愈的鼓励下,准备报名考试,偏偏这时家乡传来其父寿终的噩耗。当年风俗规矩不可破,必须回家服丧三年。
韩愈写信鼓励李贺,三年后卷土重来。等到重见之日,这天韩愈刚刚睡醒,看到床前立着李贺,这家伙刚二十出头,竟已变得满头白发,吓得韩愈又从床上滚下来。
好在头发白了,不影响智商。在韩愈的重新鼓励下,李贺重新报考。这一次李贺志在必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用两个字形容他的内心:霸气。
但他没意识到,在考进士这条独木桥上有着无数竞争者,他们的智商没李贺高、诗才没李贺高、运气也没李贺好,各方面都比不过李贺,但还想赢过李贺,那么只有一个办法,联手把李贺从独木桥上推下去。
都说风俗规矩不可破,他们找到了李贺的罪状:李贺的父亲叫晋肃,和进士谐音,因此李贺去考进士,就是对父亲的侮辱,是大道不孝。这个罪状可笑吗,不可笑,古时封建就是如此。当年白居易祖上名字中有鍠字,和宏字相近,因此白居易不能参加当时的宏辞科考试。
这下连韩愈也帮不了,李贺的考进士前程就此终止。没有文凭的诗人,只能回家种田。他一路载着悲伤回乡,时值秋天,不禁触景伤怀,写了千古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此后的日子,日渐败落,家中只有李贺与母亲相依为命。大唐也是江河日下,到了崩溃边缘,叛军四起。李贺那自幼娇弱的身体开始犯病,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整理了诗稿,交给朋友沈子明,托他传世。
结果沈子明回头就给忘了,一忘就是十五年。某日才想起箱里压着李贺的诗歌和当年的承诺。他开始找人出版李贺的诗集,并找当下文坛的大文豪来作序推广。但韩愈已经挂了,现在的文豪是杜牧,那就找那位写下“停车坐爱枫林晚”名句的杜牧来作序吧。
与李贺同代的有韩愈、白居易、贾岛、元稹、杜牧等等名声大噪的诗人,似乎李贺在生平岁月里注定要被埋没;在李贺身边还有那么多不折手段的竞争者,才华终究抵不过暗箭,似乎李贺的梦想注定要被摧毁。
你以为努力,就能实现梦想吗?你以为你有才华,就能实现梦想吗?
唯有后人,将已死去千年的李贺,摆到了诗歌史上的重量级位置,因他诗里常见秋坟、恨血、冷烛、寒蟾等冷色调的个性用词,几乎每首诗都透出森森的阴风鬼气,令人读之不尽寒悲从心而起。因此,后人敬称他为“诗鬼”。回望他致苏小小的诗,仿佛是写给他自己的祭文:此生潦倒无物结同心,二十七岁烟花不堪剪。
27岁的梦,对生时的李贺来说,只是一场令他透不过气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