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儒家,人们通常以"孔孟之道"来表示。"孔"是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孟"指孟子,被后儒们尊为"亚圣"。而在时间上晚于孟子60多年的另一位大儒——荀子(前313-前238年),通常就总是处于有意无意地被"视而不见"的地位,甚至明代的嘉靖皇帝还亲自下旨,将荀子挪出孔庙。
孔子在儒家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不仅将西周以来的王官学传统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发挥——援"仁"入"礼",将原本作为外在规范的"礼"成为人内心的精神性指引;而且在剥离王官学贵族性质的基础上,创立了"有教无类"的儒家传统。儒家子弟在孔子有生之年就桃李满天下,使新生的儒家思想广为传布,焕发出勃勃生机。
但是孟子的思想对于儒家或者说对于我国古代社会历史而言,产生的实际效果如何呢?
孟子的主张及其影响
韩非子说,孔子死后(至他的年代),儒家分化成了八派: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乐之儒……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韩非子·显学》
其中的"孟氏之儒"即为孟子系,"孙氏之儒"指荀子系。
孟子所处的年代比孔子晚了近180年,生卒年约在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孟子出生时,历史的车轮已经从"礼"韵犹存的春秋时期驶入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孟子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广为人知的"性善论"和"仁政"学说。
在诸子纷起的百家学说中,"性善论"为当时被普遍认为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的孔子学说提供哲学上支持。孔子认为礼的精神源自人的内心,孟子则将它进一步归结到人性上。礼既是人的内在本性和情感生发出来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唤醒人生而俱有的良知良能的有效方式。
"性善论"既说明了"礼"的来源的可靠性(不是依附于已经崩溃了的封建制度,而是可靠且稳定的人性),又以此来"拒杨墨"(墨子的"兼爱"和杨朱的"自爱"都是违背人性的),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仁政"学说,包括其中的民本学说、王道学说、德治观念等,时至今日依然在发挥影响。但是实际上,孟子的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各国国君们的重视。孟子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对那些正疲于应付各种内忧外患的国君而言,无异于是隔靴搔痒,并没有人真正采纳和实践他的主张。直到唐代韩愈提出"道统说",把孟子明确地列为孔子思想的继承人,孟子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
从此,孟子的地位就如点着了的烟花一样霹雳啪啦一路开挂。《孟子》不但是宋代学者的必读经典,而且还在此基础上结合佛、道的影响,发展出程朱理学。将《孟子》列入"四书"便是朱熹干的事;元朝的文宗皇帝更是封孟子为"亚圣公",正式确立了他在儒家道统中不可取代的地位;明代以王守仁为核心的阳明心学,更被认为是继承了孟子的"精神衣钵",比程朱理学更贴近孟子、忠实于孟子。
被"忘却"的荀子
相比之下,荀子身后的"待遇"就远不如孟子了。
他不但不被法家待见,甚至不被儒家自己人所待见。韩愈尽管说荀子说了很多不合孔孟之道的话,是儒家的"异端",但仍将荀子放在儒家的队伍里;苏东坡则在他的《荀卿论》中说荀子"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荀子的话则是"愚人惊"、"小人喜";朱熹更是直接将荀子列入法家学派,说只一句"性恶"就已经失了"大本"了。
荀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导致他去世几百上千年,还要遭受这样的口诛笔伐?
其实,我们对荀子并非一无所知。即使我们不知道"荀子"这个名字,我们也一定听说过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的"性恶论",一定听说过韩非子,听说过在秦始皇统一大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丞相李斯。不错,他就是"性恶论"的作者,也是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和李斯的老师。
荀子主要活动在战国末期。那时候,曾经数以百计的国家,已经只剩下实力最为雄厚的几个,而且秦国已经遥遥领先。在荀子去世十多年后,秦始皇就统一了各国,建立了全新的帝国体系。
荀子的"性恶论"直到今天也常常遭到误解,被不明就里的人认为是在宣扬人性中的恶。但实际上,那是因为人们在解读"性恶论"时常常断章取义地把荀子的原话"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先理解成"人性本恶",再自作主张地把后半句"其善者伪也"给阉割掉。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荀子的本意是说,人生来就有好利之心、嫉妒之心、有耳目之欲,因此产生了争夺、残贼、淫乱等行为,所以,一定有师长、法制之教化、礼义之引导,然后才会产生辞让(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治理。人们看到的那些善的、好的行为和现象,都是人为的。"伪"的本意就是"人为"的意思。
荀子的性恶论看似与孟子针锋相对,但正如笔者在如何准确把握诸子百家的思想分野?了解他们的共同出发点就可以了中所说,诸子百家,甚至一家内部的各种学说,都是出于同一目的而提出的。孟子的性善论专注于人心积极的自我反省,由内在反省出发,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约束,使之合乎"礼"的规范,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治理,强调的是"向善"的可能性;荀子则着重从人可能产生的"恶"出发,强调"礼"作为外在规范的必要性,要约束恶的行为,就必须要有礼和法对人的行为进行外在的制约,强调的是"制恶"的必要性。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解释下就是,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荀子说,路人也可以成为禹那样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按照他们的理论去实践,大家都能成为"圣人"。
嘿!观点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竟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其实,如果对二人持见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也就不会对他们的态度有太大的反差了。梁启超先生在对孟子和荀子的学说进行比较时认为,孟子主张内发,"孟子说性是善的,随着良知良能做去;荀子说性是恶的,应以严肃规范为修束身心的准绳。"(梁启超《儒家哲学》)
梁启超先生还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孔子所言极少的"人性"问题的两个极端,也都是教育的手段。
"孟子讲教育之可能,荀子讲教育之必要……他们二人,都从教育方面着眼,或主性善,或主性恶,都是拿来做教育的手段,所以都是对的。"——梁启超《儒家哲学》
历史的"错位"
在儒家学术史上,与孟子的"仁政"、"王道"政治相比,荀子对君主权力的强调,使他的学说与"霸道"政治无比接近,也被后世儒生所不屑。人们甚至用"小康"与"大同"之间的差距,来嘲笑荀子的理论格局像"小康"那般不如孟子的恢弘大气。加上他还教出了两位典型的"法家"弟子——韩非子和李斯,就更被认为是离经叛道,而饱受"正统派"儒生的诟病了。(其实,今人大概都明白,"小康"社会的可操作性,可比"大同"强多了!)
吊诡的是,荀子虽然被后世的儒者们大肆诋毁,但荀子对于儒家乃至我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实际贡献和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恐怕也是被尊为"亚圣"的孟子梦寐以求的。清代学者汪中在总结和评价荀子的学说时表示:
"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毛诗》,荀卿子之传也……《鲁诗》,荀卿子之传也……《韩诗》,荀卿子之别子也……《左氏春秋》,荀卿之传也……《谷梁春秋》,荀卿子之传也。荀卿所学,本长于《礼》……曲台之《礼》,荀卿之支与余裔也。盖自七十二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汪中《荀卿子通论》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如果没有荀子和他的弟子们,儒家早就game over(玩儿完)了!
汪中的说法在当今学界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说荀子对儒家有"再造之恩",一点都不夸张。不少学者认为,我国今天的许多传统,如果往前追溯,也往往是追到荀子,而非孟子那里。虽然谁也不能回到过去,让历史对荀子公平一点,但他在如今的受重视程度,如若他泉下有知,也该感到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