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与习惯
1. 学习方法是桥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桥,帮助孩子走向学业成功,是孩子到达目的地的捷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不适宜的学习方法却是一条绕远曲折的道路,只能是学习事倍功半。
有的孩子非常勤奋而认真学习,态度也非常端正,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也非常多,但是学习成绩却不好。也不见有什么进步,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通过了解学习方法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态度,比单纯通过考试成绩了解孩子的学习更为客观真实,例如,如果孩子经常进行课前预习,经常进行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及时改正作业和考试错误,愿意读书,即使孩子一时考试成绩不好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是相反,孩子经常不进行课前预习,也不认真复习和做作业。不愿意读书,即使一次考试成绩很好,也是有问题的。
2.学习习惯是路
习惯是通往人生目的地的路,良好的习惯铸就人生的卓越。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人生的卓越是有很多目标和理想组成的,习惯就是人们实现这些目标和理想的路。有学者称。人们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而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习惯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会始终在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了人们的效率,因此掌握着人们的成败。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有目标,有信心,有热情,有一里之外,还应该有良好的习惯,尤其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如果能够将阅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听课,善于思考和提问等形成习惯,就没有任何理由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3.学习方法可以成为良好的习惯
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反复强化而固化为学习习惯,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习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与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他学习能力相比,这种能力更具有普遍性和便在性。对其他能力的发挥具有深刻的影响,学习习惯甚至可以补偿智力上的不足,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勤能补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不竭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甚至决定孩子一生的成败。
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意志力,教育学研究表明一项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连续不断的重复,没有很多次不断的重复就不会养成习惯。在实际生活中,在21天里完成很多次的重复并不会令人轻松,很多外界的诱惑干扰时时刻刻都在起作用,会让孩子分心怀疑出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要克服外界的干扰,还要说服自己坚持下去。要克服懒惰,完成重复,例如要想让孩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至少在21天里每天预习,孩子每天都要克服自己的懒惰,消除满心的不情愿,放弃出去跟小伙伴玩的机会,克制住看动画片的诱惑,客服预习中的困难……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良好的学习习惯难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更难,如果引导得当,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孩子较为容易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不良的习惯也较为容易改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习惯的培养越来越难。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小学四年级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黄金时期。之后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改变都将变得更加困难。
将学习习惯培养作为增强意志力的途径和重要补充,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需要意志力,能够将自己不愿意做的行为培养成习惯,本身就是对意志力的巨大考验。但是一旦习惯养成,一些学习行为并不需要意志力而坚持下去,反过来可以减轻孩子对学习困难的恐惧,从而形成意志力提升与习惯养成良好的良性循环。
培养和固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让一定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发挥最大的作用,最好将他们稳定固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在学习和生活管理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通过激励,监督等方式稳定孩子良好习惯,改变不正确的行为。例如,帮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按时完成作业,定期复习,勤学好问,认真观察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论述儿童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时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较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
但是如果孩子不小心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请家长不要着急。只要引导适当,四年级孩子会很快养成好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