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最近跟大学同学讨论职业发展的事情,讨论着讨论着才发现,原来自己默默的执行了一个策略:“要建立自己的能力壁垒”。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思考一个问题:“我要在哪方面比别人强?”,如果自己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找到一个努力的方向。
然后把这个问题加上一个时间,比方说:“五年之后,我在这个方面会比他们强多少?”,这样就变成一个清晰的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可以制定出一个大概的计划,今年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明年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以此类推,然后过几年之后,无论你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都会有很大的成长。
这个貌似跟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有点像: 方向 -> 目标 -> 计划执行
一步一步的说我个人的经历,可能可以作为参考:
1. 选方向
刚刚毕业的时候,我哪里知道要选什么方向,只知道一个“职业发展”的名词,然后就去问、去google,找到了一个技术人员的大概的职业发展方向“技术”和“管理”。
然而当时并不知道要选哪一个,也不知道每一个该如何发展。然后就是一边工作,一边思考,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擅长什么?发现自己喜欢架构相关的东西,沟通能力也不错,大概工作到2年的时候,就想着先往架构师的方向发展,因为大家都告诉我“技术好也是做技术管理人员的基础”。
然后在又工作了2年之后,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兴趣和能力要明显优于“技术”,而且管理相对于技术来说,要复杂很多,需要长期的实践、思考和积累,所以就下定决心往管理方向发展。
就这样,我在工作了大概5年的时候,才清晰的确定了自己的方向:“管理”。
说一下我选这个方向的原因:
(1) 这个方向够大,够深。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能力,跟业务能力,执行力,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工商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个方向如果要一直学习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完。
(2) 不能速成。当然不排除有天赋异禀的人,这种人比例非常少,尤其是在管理这个方面,所以很多人把管理叫做“管理艺术”,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技能,一个学科。如果要在这个方向上有所建树,必然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思考,能力会慢慢的积累,直到形成壁垒。
(3) 自己比较喜欢,且擅长。我本身沟通能力还不错,逻辑思维能力也不错,很喜欢思考一些整体结构方向相关的东西,包括系统结构和人员结构。另外,看了一些管理的书之后,发现自己对于心理学的东西很感兴趣,对于如何把握别人心理,如何驱动团队,包括后期战略领导力相关的一些内容都比较喜欢。
2. 目标
其实我只定了两个目标: 1年之后的目标 和 最终目标
1年之后的目标是从前年开始的,每年都给自己定了一个能顺畅管理(不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下手,也不容易出问题)的团队规模,从最初的5人,到后来的15人,到现在的50人
最终目标,目前定的最终目标是可以做一个合格的CTO(100+人的团队),我觉得这个目标后面应该会改
其实之前也总结了一个管理发展的方向,大概应该如下:
(1) 项目管理 -- 管事情
(2) 管5人 -- 一个小团队
(3) 管15人 -- 2-3个小团队
(4) 管50人 -- 这个有多种管法,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扁平化一点;另外50人的时候已经会面临跨职能的问题
(5) 管100人+ -- 100人的团队,如果是简单的技术团队,两层结构就OK了;但是如果分了多部门(包含非技术),就相对来说会复杂很多
(6) CTO -- 这个可能跟(5)有点重复
(7) COO -- 跨了很多职能
(8) CEO -- 战略&领导力
其实1-2是入门和起步,比较难
2-4相对简单,只是人数增长
4-5会很难,尤其是开始跨职能之后
然后从4往后,最难的,应该是知识面的扩宽;不是简单的管理人&事情; 还有预算,财务,行政等等方面的知识储备,现在越来越理解德鲁克的那句“所有管理的基础就是工商管理”,之前读这句的时候,还不能完全理解,现在有点眉目了
另外, 团队大了之后,如果跨地区,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还没遇到过
3. 计划执行
这几年其实也没什么具体的计划,就是在没管人的时候,有计划的看了一些书
管4个人的时候就看看老大是怎么管15个人的,画画思维导图
管15个人的时候,跟管30个人的时候都跟管4个人的时候做的事情差不多,画画思维导图,梳理一下自己一共要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做了,哪些事情没做应该做
然后不停的看各种乱七八糟的书
好像讲的有点跑题了,本来就想说一下,人一定要有规划,而且要有稍长期的规划,要不然很容易遇到瓶颈有不自知,或者发现瓶颈了,但不知道如何突破
最近跟挺多人聊这样的话题,发现周围的大部分人的目标是: 我每年要加薪XX%,多久之后要升下一级,这样虽然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当你关注、规划自己能力段位的提高以及自己做的事情的牛逼程度并为之努力,会发现过了3-5年,你的能力可能会远高于同年龄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量变到达了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