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全能杯”活动链接
我国古体诗形式多样,体裁丰富。最开始是以歌谣的形式出现,以工整的句式和押韵为最明显的特征,所以,不管是古体诗、宋词、元曲,其实都没有脱离“诗歌”的类别。
现在就对我国古体诗的几大类别进行阐述,大家可以针对其中各种格式进行创作与探讨。
《诗经》
最开始出现的诗,就是《诗经》,这是我国古诗的最早形式,四字一句,多隔句押偶句韵。技巧上多用借喻手法,抒发感情。
本篇作者借双飞之燕,比喻二人感情深厚,衬托依依送别之情,这就是借喻。
诗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写实,叙事之中饱含真情实感,像《静女》《君子于役》等,都是如此,带有强烈的感染力。
《骚体赋》
另一个与《诗经》齐名的,就是《楚辞》,《楚辞》同样来源于乐曲,但却是楚地祭祀鬼神的乐曲,屈原被流放时,将各种祀神乐曲改编成饱含感情与极致想象的浪漫主义歌辞。
作者借一个痴情而高贵的山中精灵形象,表达自己高洁而不遇明主的心情。这是与《诗经》的现实主义完全相左的另一种浪漫主义风格,这两种也奠定了我国古体诗的表达内容。
这种句中带有“兮”字的格式,现在称其为“骚体赋”,《易水歌》《垓下歌》《大风歌》都可入此类。
乐府诗
乐府即官方的音乐机构,《诗经》里的作品,也大多出自这种音乐机构的创作和搜集,秦汉以后的乐府诗相比《诗经》,更增添了形式的多样化,里面出现了五言及杂言等格式。
《白头吟》即乐府诗,以爱情为主题,里面同样用到了借喻等技巧。《十五从军征》则是通过写实手法,将当时百姓兵役之苦如实展现在读者眼前,所以乐府诗在技巧和内容上,并未脱离《诗经》。
我国古代文化内涵深邃,可以这样说,无技巧,不成诗,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国风作品,只有感情是不够的,这大概是古体诗和现代诗歌的一个区别。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作者不详的五言抒情诗,它继承了骚体赋的抒情内涵,却在形式上进行了改变,以五言的格式出现,促成了后世五言诗的发展,扩充了表达范围。
古绝
这大概是初学诗词的作者们常用的格式了,不应用格律,只以固定的五字四句或七字四句成诗,押偶句韵也可全押。这是古体诗走上正轨前的形式,我本人就写了大概十年的古绝体。
“永明体”
在古体诗和格律诗之间,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是对格律的探索、发掘和完善,从南朝时期的“永明体”开始,到唐代杜甫将“格律诗”推向大成,这期间的诗歌作品,大体上有一定的格律应用,同时重对偶,这是过渡期“新体诗”的特点。
考虑到“新体诗”概念与“近体”格律诗容易混淆,因此也将其称作“永明体”。
如果写的诗作有一定格律知识应用,或者有对偶句出现,便可称“永明体”。
李白的作品便是新体诗的巅峰,李白的诗歌造诣毋庸置疑,其对包括声律在内的各种诗歌技巧也都达到化境,但其本身自由洒脱的性格,决定了其不可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进行诗歌创作,因此其技巧应用率性自由、大巧不工,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格律诗
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中间两句对仗,全诗有固定的声律格式,因为古今发音不同,又有古韵和中华新韵的分别。
能够创作格律诗的,无疑脱离了新手层次,在此不做赘述。参加活动者,若以格律诗为参赛作品,请将诗作平仄标注出来,以助批阅。
宋词
宋词是形式上脱离了每句固定字数的诗歌作品,除了“苏辛”的豪放派风格,大体上偏柔美细腻,作品应该有声律知识应用。投稿者同样请标注词牌及平仄。
以上各种风格古体诗,参赛选手可择其一进行创作和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