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我和大家都差不多,一样的有着一个头、一张脸,一个身体,想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应该是人群里最最普通的那个了吧,没有很出众的长相,没有很优越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很牛逼的能力,渐渐地脱离高中,来到大学,经过了懵懵懂懂的大一后才开始了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但从这时候起,我觉得自己好像成为一个“异类”了,和周围很多很多同学都不一样。
她们在没课的上午会选择睡觉睡到九十点钟甚至于更晚,但我八点左右就会醒,甚至更早一点,会选择去跑跑步,九点左右的我已经是出了很多汗的了。
她们会在上课的时候尽量选择后排座位,因为这样上课不认真老师就不会太注意到,也能玩手机,看自己喜欢看的电影电视剧了,但我会选择坐在前排,因为这样就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老师在讲什么,讲到哪里了。
她们在下课后会选择窝在寝室里玩游戏,看各种剧,或者热衷于与手机那边的朋友聊天开视频,但我会选择面对面的与朋友聊天,在下课后穿梭于图书馆各排书籍之中。
当然,我不是说她们的做法不好、不对,大学的生活不能这样子过,我能理解每个人的选择也十分尊重每个人过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从小就没有这个去评判人家的习惯,有时候我会觉得这样子活着很舒服,不去深想那么多,偶尔听他人对某一事件评论时却又会觉得自己缺乏观察,缺乏思考,但最主要的还是看自己怎么样活的开心吧。
她们中很多人喜欢宅在寝室,或者在一学期内从未出过学校所在地的城市里,只来往于学校和家的地方。上学期一室友没有去任何一个本市之外的地方,但我去了永州、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贺州、广州。我喜欢旅游,五月份刚过半,我便去了两次武汉,中间听到同学说厉害厉害的词语,觉得有些许嘲讽,但我更愿意换一种想法:觉得自己在半个月内两次出行武汉的行为引起了她的羡慕,我能对旅游一直钟情着、有激情、有年轻特有的冲动。在这里,或许能找到几个与自己同行去旅游的人,但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自己去说服他人,很少有人会主动邀请自己去他人去旅游。
还记得今年三四月份左右时候的我在与朋友聊天时聊到像我们现在大二,退了部门、换了个校区很多活动也没有什么时间会去跑到新校区参加了,感觉好无趣啊。可在说完那些话后的几天后我觉得那是自己的想法局限了自己,如果没有换校区有活动的话,我们一定会参加吗?不一定吧,但若是真的自己想参加活动的话又怎会在意在哪个校区举办的活动呢?于是我在有了这个想法后积极地去参加报名一些活动,比如护理学院举办的护理操作技能大赛,虽然没有什么结果但至少自己报了名,迈出了第一步。之后班级群里有发一些关于活动也会去关注,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子自动屏蔽还吐槽说没有什么活动适合自己参加。但身边的一些同学她们仍在业余时间里刷剧玩游戏。
现在的我正坐在一家书店里写这篇小文章,有着慢慢悠悠的轻音乐,旁边有本习题集,打开数据,看到室友发来消息问:你在哪呢?我知道可能是呆在寝室一天的她想出来透透气,当然了吃饭时间到了的时候大家还是会去食堂打饭的。我回答她我在这家书店,她考虑到离学校也有一点远就没有想出来了。也是,大概只有我会愿意骑着自行车一个人去离学校差不多1km远的书店坐着,呆一下午吧。
或许在她们眼里我生活的很不一样,她们不知道每天早出晚归的我在哪里,在干什么。我也觉得我和她们的生活很不一样,但挺正常的,相比于整天闷在寝室里的生活我更喜欢在这种有变化性的生活里,所以就选择这样子的生活。
你呢?你会不会也感觉自己与周围的人生活的很不一样,但是你会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