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论题是-身体通透是幸福的根本
这个论题好像不用说谁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还要论证呢?因为太多人不信。为什么论证了也许有人就信了?因为一个命题和自己如果没有产生关联,或者通俗的说产生不了共鸣的话,基本上说了也相当于白说。
我早先是做销售的,从一毕业就干销售,一干就干了十年,对于身体来说,之前的日子从来不知道“通透”是什么感觉,倒是对“透支”非常的熟悉。身边朋友也大都和我一样,知道身体通透很重要,可每天做的却多是透支的事,我想莫不如从逻辑上来做一个推理,看看为什么身体通透是幸福的根本,也是希望更多的人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从珍惜自己的身体开始。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命题:身体通透是幸福的根本。想要理解这句话,那么就要理解身体通透是什么意思,幸福是什么意思,根本是什么意思。显然任何一个词理解错了都会歪曲这句话的真正意涵。
身体通透是什么意思?这个好理解,通透一般指话语通彻明白,用在身体上意指身体自在、舒畅,表现在外是一个身体的状态,表现在内是一切身体自在、舒畅感受的总和。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谈打通了任督二脉等等这么高的境界,在今天讨论的范围里,我想把身体通透再降一个层次,只要每天身体自在,胳膊腿头脖子腰能够很舒服,舒服到一种内在的喜悦感能够升起为准。反之则是,每天每时每刻都会有一个部位甚或多个部位的不舒服。
幸福是什么意思?幸福仅仅是一种情感感受,每个人都渴望多些幸福快乐少些烦恼痛苦。老婆被老公夸奖了几句,顿时感到很幸福。员工完成了指定的任务得到领导的褒奖,也会有一种喜悦伴随而来的幸福。搬新家、旅行、读好书、好友相聚、家人团聚都会有一种幸福感,人本能总是希望幸福感能够恒常不变,一旦得到幸福就希望幸福不要离自己而去,一旦换了个时间、地点、环境,遇见了不同的人,很快痛苦就有可能接替了幸福。不管幸福还是它的反面痛苦、悲伤、悲哀、困苦、烦恼等,统统都是感受。
根本是什么意思?根本是指事物的本源、根基,是一种基础或者说本质,既然是本源、根基,也就意味着很多事物都是源于这个根本。
我们再来看这句话,身体通透是幸福的根本。身体通透是一种感受,幸福也是一种感受,根本是本源、本质,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前一种感受是后一种感受的本质基础,如果没有前一个感受,后面的感受就很能升起来。或者说身体通透是因,幸福是果,没有身体通透的这个因,很难会有幸福这个果。
既然前者是因后者是果,那么看上去只要身体通透了,幸福自然就出来了,是这样的吗?这也是大多人有的一个思维,只要有因了必然就有果,做了好事必然会有好报,无知做了恶事心想必然会有恶报,于是辗转反侧寝食难安,是这样的吗?
这就牵涉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因和果之间,因是如何过渡到果的?或者说一个感受是如何过渡到另一个感受的?身体通透的这个感受怎么就会生出幸福来?
佛家早就有详尽的说明和论证,也即是“四缘说”,说的是每个因这个种子要想发芽开花直至结成果子,必须有四个缘的在场,因才能生成果。四因缘分别是“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
下面出场的是销售员老张。
“老张想幸福”是一个因缘,这是一个种子,有了这个种子才有可能发芽。
增上缘是“老张美美的睡了一晚上好觉”“刚做成一个大单”等,当然这个是顺增上缘,还有逆增上缘,那就是相反“老张一晚上没睡着”“单子被别人抢了”。
所缘缘是在一个空间发生了一件事,比如“公司周一开会,大家坐在了一起,领导要催季度任务。”
等无间缘是时间层面的一个序列,也就是“在公司开周会这件事情之前你经历的所有事情,一个事情一个事情的连续的、无间的。”
那么我描述的是一个公司的销售员老张,在季度末的一天所经历的一个片段。老张想要幸福,可以说从出生就想要幸福,从未间断过,当然这一天也没有例外。这是一个因,果呢却是开完会后异常的郁闷,浑身无力,只想倒头大睡。显然导致老张郁闷异常浑身乏力的,是很多因缘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也许都不是这个结果。看上去老张郁闷的这个感受是由于“想要幸福”这个因缘,“睡了一晚上美觉,身体通透”的这个顺增上缘,“单子被别人抢了”这个逆增上缘,周一开会领导训话这个所缘缘,老张的个人成长史这个等无间缘,最后汇集成了一个“果”—老张此时的心情郁闷、拔凉拔凉的、不幸福。
这个例子只想说明,一个简单的因并不能直接推导出一个结果,按佛家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果都是诸多因缘和合而成,如果没有缘,因也未必结成果,只有当所有因缘都具足时才会生成果。
从佛家唯识这个观点来看,身体通透这个因并不能推出幸福来,但是细心的读者看到了,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身体通透,那么在感受层面,对于幸福来说,将永远存在一个顺增上缘。
什么意思?幸福是一个感受,老张之所以最终浑身无力、郁闷至极,那是其他的缘太强,削弱了身体通透这个顺增上缘,但是我们假设在这个例子里老张心理素质不是很好,他在开会的前一天一晚上没睡着呢?也就是只有逆增上缘没有顺增上缘呢?,也许同样的情景复现,老张就要请病假了。
我们每天面对无数的烦恼和压力,不管是环境的脏乱还是人际间人情的淡漠,这些都是一些负能量,最终精神的压力显化的地方还是在身体上,如果我们把身体比作消化系统的话,那么当我们接受了很多负面的能量时,身体能不能把这些负能量消化掉,如果能够消化,这个人即使很多因缘都对他不利,他还会很淡定洒脱,平时我们总是能够见到这种人,红光满面,淡定从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无形气场,这些人好像怎么也不会生气,不是说这类人没有这些苦受,而是人家的身体能够消化的了这些负面的东西。反之身体如果不能够消化,本来没事身体都难受了,更不用说有事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的最底层总是建构在感受层面,先有了感受,然后我们才有了观念,感受是初本,观念是复本,“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我们每天每时每刻见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接触到的、想到的印象都会形成一个感受,这些印象即刻拷贝,形成为一个复本观念留存在意识体里,佛家讲阿赖耶识。
印象是初本,观念是拷贝,然后观念再生印象,印象再生观念。那么印象与印象之间、观念和观念之间总是会有一个连接的法则。感受是印象,那么感受与感受之间是怎么连接,怎么过渡的呢?这就是开始我问的问题,身体通透的感受怎么就会过渡到幸福感受呢?
休谟在《人性论》里形容一个印象与一个印象之间的推移是通过一个法则,这个法则是“类似关系”。也就是说感受与感受之间是通过相类似的关系来推移的,一旦有一个苦受,立马和苦受相关的感受就会涌现出来与之连接,因着一定的因缘,乐受也是类似。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悲伤可能会引发愤怒,愤怒引发妒忌,妒忌引发恶意,恶意引发悲伤,如果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也许这个人的悲伤就停不下来。而所有的这些感受之间的推移都要有一个主体,那个主体就是你我的身体。
引发身体感受的无非是我们身体的小宇宙和外面的大宇宙,身体内通畅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舒服不舒服,他人对我们的评判总是会让我们不舒服,关系的互动引发的感受最终还是会汇集到身体上显化出来,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感受的两个来源,一个是自我的,一个是外界的,但是外界最终还是在自我的身体里显现。如果我们按照中医的气论来说,我们可以说所有引发我们感受的对象,一个是正气,一个是邪气,那么我们身体就是一个正邪交战的战场,最终快乐还是痛苦还是不苦不乐仅仅是这个正邪交战最终的结果输出,正压邪,则快乐愉悦幸福感就会升起,邪压正,则痛苦烦恼挫败感就会生出。既然身体是这个战场,那么如果我们主动的创造一个优势战场,火来水灭,水来土淹,你我好好的做一个山大王,岂不美哉?到这里还不能说身体的通透不是幸福的根本吗?
其实中医早就有这个思维,“上古之人,法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每日修行修的是身体这个好因缘、顺增上缘,既然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控制,至少我可以先把自己的身体耕耘好,让好的种子发芽,不好的种子说不定也能开花。
以上论述纯粹是个人兴之所至,表面上是说用一个逻辑推理,其实懂逻辑的都知道,这个推理是一派胡言,用不证自明的公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本来就是逻辑的大忌,比如文中所述佛教唯识“四缘说”,休谟的因果观,也许你以为佛教唯识是瞎说,或者针对休谟的因果观说你有没有读过康德?那就这样吧,反正这碗我自己做的鸡汤我干了,你随意。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