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微信的每一次更新都牵动着每个用户的心,每一次更新都成为一次热点,都不用炒作,不用宣传。我多么想我也是这样体量的APP的产品经理,一举一动都那么的深刻,虽然备受压力,但是成就也是巨大的。
微信IOS版本升级到v6.5.13,新增的功能,管理不常联系的朋友。该功能还在灰度上线中,比如我就没有该功能,可能是我好友太少的缘故吧。(PS.灰度上线是指,先让一部分用户升级使用新版本,来进行测设和收集用户意见,来对之后的进一步方案提供依据,如果效果较好,就会让该版本扩展到更多用户。)
QQ和微信的对比,一直是产品圈子里经常讨论到的,甚至是各种产品面试中经常讨论到的。对于手机QQ,大部分老用户弃之不用的原因在于什么?有很多原因,但是必然会被用户提到的,就是,好友太多,群太多,信息过载,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发的QQ空间,又不想管理,功能太复杂不轻量,很多朋友都用微信。上述理由可能是大多数年纪稍微大一点的用户认为的。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天生就自带移动互联网的光环,极简、轻奢、纯粹,是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经常带有的特质,而手机QQ作为PC端到移动端的衍生,就显得臃肿。我们今天不细说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只讨论新功能。
微信发展至今,慢慢的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轨道,微信的产品经理其实早就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开始走着QQ的老路。微信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熟人社交,不能直接把微信名改成自己的真名的时候了。各种因为工作,消费,活动等等添加了可能几年都不会联系的人和群,各种微商充斥的朋友圈,越来越的多人选择关闭朋友圈,退出微信群,取关公众号,这些情况都是危机的开始。
以上这些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微信中的大量信息已经给用户带来困扰,随着好友越来越多而带来的不便和繁杂而让用户付出的时间成本越来越多,部分用户已经开始厌倦了。再加上微信的好友和群的管理功能并不多,还没有类似于QQ的分组,群助手,隐身等功能,让用户也不方便去管理自己的好友,微信群,朋友圈。
因此,微信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推出的查看朋友圈范围,好友互动可设置不出红点,屏蔽某条朋友圈动态,还是现在的不常联系人管理功能,都感受到了微信的努力,努力走上私人化,熟人化的原本道路上来。这是回归产品初衷的努力,也是维护产品生命的做法。
而这次更新,个人觉得还是太过草率,微信的产品经理们真的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吗。熟人的定义想清楚了么?是经常联系的叫熟人?还是那个存在在记忆中的好友算熟人?亦或是那个舍不得删的前女(男)友?我觉得都不一定。先,我们来看看微信这次给我们的维度。
1、半年内无单聊;
2、无共同小群
3、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
三个条件筛选过后,其实还是无法选出真正想删除的人,而且还存在不想删除的人。那么这个功能就让人觉得鸡肋了。那些在微信里不常联系的朋友,你拨一个电话他必定会赴约。作家麦家说,人生的幸福来源在于一直对生活做减法,社交也是。因为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留于表面的讨好。这种纯粹的朋友关系是存在的。而且还不少。而微信里真正常联系的,现在大部分是称不上“朋友”的人。我看见有用户说“你不在我的‘朋友圈’,却永远是我好朋友。”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我会告诉你,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在你微信里极个别的人吧,不然你的生活多没意思。
微信的用户群体基本上已经不会大幅度提升了,人口红利是真正的吃到头了,所以只要不出现流失用户大于新增用户,微信还是那个微信。而作为这种巨量产品,往往会淹没在各种需求当中,反而忘记了产品最最核心的功能,还可能以为张小龙一换来个李小龙、赵小龙,让其偏离轨道。
反观微信的产品,还是在不断的反思跌倒的,从最开始的加法,上功能,到现在的朋友圈半年可见、三天可见,可以看出微信是在有意让用户获得信息更少,逐步做减法,让用户更好管理自己的朋友圈和过去。在核心功能上,微信不断的完善体验,而不是玩花样,直播终究还是没有上。
回到本次的主题。这个功能的上线还是有待考究的。有的人我不愿删除,有的人我愿马上屏蔽,这是非常强的用户主观行为,不是靠3个筛选条件就能概括完的。就如下图那样,我们是这颗渺小星球上小的不能再小的个体,但是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通过打开微信链接全世界,我们通过微信收获爱和感情。你真的愿意删除那个你不再联系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