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一首应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诗歌。
曹操诗歌慷慨生悲,颇有风骨。诵读起来抑扬顿挫,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理科班的男孩们一读起来就感觉有要一统天下的豪迈。初读时,孩子们是不容易把握感情基调的。词意没有疏通的时候,文意理解不顺畅,情意也理解不到位。因此,我经常对学生说,词意通文意,文意通情意,情意通心意。心意通了,诵读与表达才有了内涵,思想才有了境界。
第一课时,主要按照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展开的。(附单元目标)
通读目标:1.了解各个时期诗歌流派的的风格,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2.标注生字词,通读课文,理解诗词大意:
3.依据注释,翻译诗词,疏通诗词大意;
4.反复吟咏诵读。能有感情地朗诵,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精读目标:
1.理清诗歌层次或故事情节
2.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体会思想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4.掌握表现手法,领会语言风格
领着孩子们先了解了曹操。我说他是一个乱世豪杰,是一个枭雄,也是一个奸雄。他生逢乱世,却能力挽狂澜,平定天下。时人评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亦有人评其“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他不是天才,却是第一流的军事家,他是建安时期文坛的领袖和重要诗人,建安文学的创始者,是建安风骨的倡导者。他爱读书,行军数十载,手不释卷,笔不离书。“以相王之尊雅爱文章,御军30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册,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为乐章。”他爱音乐,尤爱乐府诗章。或歌时乱,或同情人民疾苦,或表现政治理想与雄伟抱负。他是重振四言诗的第一位诗人,五言诗也颇具乐府民歌的特色,鲁迅先生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我继续说,《短歌行》写于三国之乱世,群雄逐鹿,战乱纷争,天下未定,英雄辈出,究竟鹿死谁手,未见分晓。曹操有经邦伟略之才,定国安邦之志。因此,他急于延揽人才,渴求一统天下。这首诗恰恰就是他这种心志的体现。
接着,我示范朗读了课文。孩子们接下来自读,个读,齐读,初步熟悉了诗歌内容。接着,我出示了知识要点,要求孩子们根据注释和要点理解诗歌,疏通文意。已经领着学过了必修一,孩子们适应的很快,这样的诗歌基本20分钟就能根据注释理解清楚。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诗歌情感为主。
我请了一位同学朗诵诗歌。她朗诵的声情并茂,博得了孩子们的一致赞美。我说,曹操的诗歌慷慨生悲,既有激昂壮烈的情怀,又有悲凉苍壮的气魄,作者在《短歌行》中反复咏叹一个“忧”字,请同学们找一找相关的诗句。
孩子们迅速找到了三个句子: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我将三个句子板书在了黑板上。然后我说,那诗人是为何而忧呢?很快有孩子说,是因为人生短暂。有孩子说,是因为人才难求。还有孩子说,是因为功业未就。我说,哪个诗句看出来的呢?孩子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问人生几何,就是说人生有多少日子呢?就像早上的露水,很快就逝去了。所以作者是觉得人生短暂。”我说:“非常好!那作者还因为什么而忧虑呢?”另一个孩子起来说:“是因为功业未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希望天下的人都归附于他。”我接着补充了周公的故事。我说周公是辅佐周武王伐纣的贤相,名姬旦,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他位极人臣,手握重权,却能礼贤下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令天下贤士尽归。武王得天下之后封周公于鲁,武王逝世后周公对他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按说我的地位也不能说是低贱了,但是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脯’,卑身事下的原因就是恐怕失去天下的贤人,不能振兴王室,所以遣你之国,你一定不要因为自己地位高而看不起人。”我说,曹操想像周公一样吐哺握发,说明他平生志向就是平定中原,一统天下呀,也说明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胸怀天下的英雄。
接下来,我说,作者因为有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此时最渴望的就是得到天下的贤才,因此他忧心如焚。哪些诗句是表达他这种忧虑的呢?有孩子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说作者把人才比作天上的明月,不知道何时才能得到,表达了贤才难得的忧虑。我说,对,贤才可望而不可即,又如天上的明月散发着温润的光辉,如美玉闪耀着光泽,如何不让人想把他招揽在麾下呢?接着还有孩子说,还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我说,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孩子解释到,月明星稀,乌鸦向南飞去,绕树飞了几圈,不知道依靠在哪一个枝条上?我说,是的,乌鸦南飞,绕树盘旋,不知道应该在哪一根枝条上栖息?是把贤才比作了什么?孩子很快说,是乌鸦。我说对,那是作者忧虑人才的难得,还是贤才面对纷乱动荡的局势,四处在寻求贤主呢?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说是在寻求君主。我说,对,这句话是曹操对贤才的呼唤,也是他忧虑贤才难得的一个原因,因为那些贤才也在洞观时事,伺机而为,寻找可以赏识自己,能与自己遇合的君主。我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凤栖梧桐,曹操也是深知其中道理。所以他才发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的呼唤,愿意敞开胸怀来招纳天下的贤才呢!
接下来,我说曹公不仅表达他对贤才难得的忧虑,更多的表达了他对贤才的渴求和呼唤。哪些诗句表达了他这种渴盼贤才的心情呢?孩子们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锺嵘评曹操的诗也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诗歌感情沉郁悲怆的特点。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诗读来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怆,故造成了其诗沉郁顿挫、格高调响的悲壮气势。什么意思呢?有孩子解答了诗句的意思。我说,这句诗运用了一个典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本是女子对情人的深情渴盼,曹公引用过来,表达了对贤才的深切渴盼。
接着,我说,诗中还有一处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盼,也表达了他尊贤重才的谦逊态度和广阔胸怀,是哪一句呢?孩子们仔细寻找了一下,说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我又找孩子解释了诗句的具体意思。因为主语宾语的省略,孩子们不知道是谁问候谁,我领孩子们结合注释和上下文理解了句意。接着我问,这句是实写还是虚写呢?孩子们说是虚写,是曹公想像贤才们越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拜访他,而他会心念旧情,热情地与贤才们讨论天下大事。
然后,我继续追问,我说,是不是还有一句表达了他对热切欢迎贤才的到来呢?孩子们很快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然后孩子们解释了诗句的意思。我问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呢?有孩子说,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我说对,这是运用典故。还有吗?孩子们有点沉默。我提示,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中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吗?孩子们说没有。我说那是不是作者想像贤才来了他就要鼓瑟吹笙以礼相待啊?孩子们说,是。我说,那是什么手法?孩子们说,是联想和想像,是虚写。我说,非常好。
最后,我借板书总结了全文。我说,曹公生逢乱世,他在诗歌中以忧思天下起,以天下归心结,其情慷慨激昂,其语苍凉悲壮,形成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锺嵘评曹操的诗也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诗歌感情沉郁悲怆的特点。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诗读来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怆,故造成了其诗沉郁顿挫、格高调响的悲壮气势。以他为首而形成的“建安风骨”更被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当代鲁迅先生赞誉: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独立的地位。
板书
补充资料:
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NO.1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在赤壁失败之后,损兵折将,死里逃生。此时他开始痛哭流涕怀恋有自己最厉害的谋士郭嘉的时候,然而,才能堪比诸葛亮的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惟有哀哉。可见其也是很爱惜人才的。
NO.2 “汝妻,吾养之,汝勿虑也”
曹操在讨伐袁绍途中,粮食短缺,命令粮官用小斗称粮,最后为稳定军心杀粮官王垕。对粮官王垕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你的妻子,你不用担心,我替你照顾。可见曹操为人十分奸诈但是又重情义。
NO.3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这句话是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对袁绍的评价,说袁绍是个小人,胸无大志,称不上英雄。
“生子当如孙仲谋 ”
曹操最后一次下江南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最后不胜孙权而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孤有何罪,若天下无孤,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