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真的是特别不平常的一年。因为读书写字听课学习,竟然拥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而其中最大的收获,我想,应该是作为一个妈妈,我逐渐划清了与孩子的“界限”,从她的生活中,她的“空间”里,一步步退回到自己的生活与自己的人生里。
以前的我是什么样子呢?在《你总希望孩子自主,但你给他自主的机会了吗?》这篇文章里我写过:“我用心为女儿安排好了一切,她的时间和空间,她的整个世界,被我这个庞然大物塞得满满的。我希望她认同一切我给她讲的道理,符合我的生活方式和做事原则,达到我的标准和期望,跟上我的快节奏。我像她的影子一样,以陪伴为由,粘粘地贴着她;我用我结实有力的怀抱,以爱的名义,紧紧地箍着她。”
如果问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我想用由《拖延心理学》中的“平行式做事法”拓展而成的“平行空间”一词,来概括我现在已经基本达成的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这两个平行空间各有边界,但之间又有一条通道可以彼此连接。
这样的改变与成长不是凭空的,它一部分来自于实践中的教训与随之而来的焦虑,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今年读的这四本书。
《育儿基本》:任何“控制”孩子的企图都不要有
《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是一对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的父母在养育两个儿子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育儿方法,其核心理念是——“让孩子自主”。他们提出四项父母守则:不断成长、充足陪伴、充分尊重、平等交流,并用大量事例详细讲述了他们是如何从生活、阅读、学习、情感方面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
书中最警醒我之处莫过于:
莫把养娃当投资,亲子关系不是所有权、不是控制权、不可期待回报。我们会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控制’孩子的企图都不要有,能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自己决定的事,都由孩子自己做主。
尤其是他们的自主阅读理念令我吃了一记重拳,一时让我难以消化,因为他们的每一个“不”,都是我曾经做过的:不要把书称作“课外书”,不要给孩子做“阅读计划”,不设“阅读目标”,不给孩子“讲”书等等。
读了这本书,我更深刻认识到“孩子是他自己”,“孩子不必和大人处处一致,大人也不必处处指导孩子”。我尝试了角色转变:从完全侵入的控制者角色回归到敞开胸怀的接纳者角色;从居高临下的沟通者角色转换为平等随性的交流者角色;从全能的阅读导师角色退回到旁观的阅读辅助者的角色。
《被讨厌的勇气》: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这是我和女儿去某个书屋时偶遇的一本心理学书籍,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建,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的故事形式总结了阿德勒心理学观点。
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人生有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其解决之道即是“课题分离”。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苦恼于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父母总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孩子就是我的人生”。但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不仅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还会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
比如孩子系不好鞋带的时候,妈妈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其实这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使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同样有种被当头棒喝的又疼又清醒之感。“这是谁的课题”逐渐成为我与孩子间的“边界”标准,我慢慢退出孩子的人生课题,将之前与孩子之间的基于干涉、控制的纵向关系调整到基于援助、鼓励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横向关系。
具体到学习上,就是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再反复命令、催促、监督其学习,而是努力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是个哲学家》: 期望会阻止孩子按照自己内在的规律发展
此书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精神治疗师、哲学家皮耶罗·费鲁齐,两个孩子的父亲。这本书以孩子为镜,叙述了作者在琐碎的日常育儿中对成人世界的省察,从14 个侧面深刻剖析了父母能从孩子身上所学到的“生活的艺术”。人们常说: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那么,这本书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阐释。一位读者在豆瓣上称它为“一部当代父母的精神启示录”,我认为丝毫没有夸张之意。
其中《空间》这一章节令我感触尤深,因为之前我对女儿的控制欲比较强烈,一直希望她按我的期望与想象成长。但作者说了一大段令我恨不得全部背下来的话:
期望会阻止孩子按照自己内在的规律发展,因为它是从外部施加一个武断的标准。这就好像我潜入了我的孩子们的内心,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司令部,我通过他们去过我自己的生活,剥夺了他们所有的能量。想想看,有一支军队占领你的生命,你会有何感觉?一个孩子处于过度的或不恰当的要求的重压下,必然会拒绝或掩盖他自己的冲动和兴趣、价值观念和思想。他觉得它们都不够好。他想要讨人喜欢,并努力满足那些要求。他不信任自己的判断,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当我激励我的孩子向我希望的方向发展时,实际上是在阻止他们成为自己。同时我也阻止了我自己成为自己,因为我不再活在自己之中,而是活在我的孩子之中,从而失去了我的自我。
最后作者用“空间”这个词总结了自己的上述发现,称“我们时常侵占别人的空间,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为他们制定计划,谈条件,批评并勒索他们”,并呼吁要多给别人尤其是孩子空间,让他自由呼吸,只给他真正需要的支持。
正如此书的副标题《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自己》,这本书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方式,我抽身重回自己的人生。当我从女儿的空间中剥离出来之后,我发现自己有了大量空闲时间,我开始读书写字,参加各种学习交流,开辟出了一个新的自我成长空间。正如书中所写:当我们给别人自由时,我们也能感到更加自由;如果我们给予别人空间,我们也会感到自己的空间更广阔。
《当我遇见一个人》: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我在某个心理咨询师建的群里看到有不少人都提到这本书,于是网购了一本来读。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不算厚,也不晦涩,文笔纤柔却又观点坚定。作者李雪从觉察、态度、关系、内在、外在五个方面深刻细腻地剖析了母婴关系的种种。她认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我从豆瓣上看到,这个观点并不被人们全盘接受,但我却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书中许多篇章的标题都很有警醒的力量,甚至违背我们已经形成的固定观念,比如《限制是伪造的爱》《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不期望改变》《不评判,只确认感受》《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父母无须完美,但需诚实》《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可以不原谅父母》《家庭秩序不可错位》等等。
李雪说:缺乏界限,是缺乏爱的能力的结果。
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能否保持界限,直接决定孩子未来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能否丰盛。家长每一次“为孩子好”的控制,都是在削减孩子的自由创造力,消耗孩子的生命活力。
读到某些触动我的语句或案例时,我就会和老公讨论,一起分析是不是有道理,也共同回忆或者对照我们是如何对待女儿的,检讨我们对女儿是不是“控制”太多,是否对她诚实,有没有常常负面投射于她。我发现,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控制”引发的后果,但我们还是没有全然放下,还需要努力彻底戒掉“控制”这一毒瘾。
与孩子逐渐“划清界限”,减少甚至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干涉、改变、期望,这将是一个痛苦而又艰辛的过程,而且将来结果如何,我也并没有把握和信心。我只想如李雪所说,通过不断地划清界限,父母将逐渐明白自己和孩子是两个人,只有当父母分清楚自己和孩子是两个人的时候,真正有效的沟通才可能发生。
我们的初心是爱,而真正的爱却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