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看完国家宝藏《南京博物院》专辑的翌日,拎起背包带着女儿就踏上了探宝之路。
六点起床七点出门八点发车十点不到就已经到达了南京站,下车后地铁一号线“新街口”换二号线“明故宫”下,1号口出,沿中山东路向东步行300米就到了。
南京的空气比之上海冷冽了许多,前些日子大雪的痕迹依然遍布了大街小巷。中山东路两旁梧桐的年岁显然比魔都的高上一筹,粗壮的枝桠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透着沧桑坚韧的气息,与这个城市的历史颇为相称。
直入南京博物院,大堂里就有自助取票机,刷身份证打印完凭条就能进门,不过好像只有安检没有票检……
博物院很大,据说是仅次于国家博物馆的第二大博物馆。服务台可以免费租借讲解器,感觉还是很有必要的,可惜队伍太长时间有限,便放弃了。
女儿一眼看到了展厅里的恐龙骨架,于是我们就从历史馆看起。每一扇门外都有标注阿拉伯数字,正是朝代更迭的顺序也恰是参观的顺序。
远古动物的骨架化石,还有老祖宗们的骨骸,有序陈列,也不知是真是假。窃以为,那些曝露在空气中、触手可及的展品,十之八九都是仿制品。
馆内,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一间专门的文物标本室,玻璃柜内的那些,看起来大约才是真品了。
步入汉代展厅,在玄关处温习一下楚汉争霸的历史,转入大厅就能看到汉代的特产——金缕衣,不过这件是银缕玉衣,玉片间穿缀着的是乌黑的银线。一群穿着绿马甲的小朋友,不知是机构冬令营还是学校冬游,排排在展柜前合影留念。话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件看上去很美的衣服里面,曾有一具帝王尸慢慢腐烂成泥了吗?
汉之后便是华丽而动荡的六朝了。南京是六朝的故都,而我们寻访到的第一个宝藏就是六朝的墓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据说砖画的原刻本可能出自顾恺之的手笔,而这些仿佛拼图一般的画像砖,应该是那个时代流行的墓葬品。国家宝藏的大舞台上袁弘等人的表演让女儿对画上的这些先贤印象深刻,但这般浅淡的线条对她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走过盛唐华丽的唐三彩和惊悚的人首兽身像(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艺术形态,总是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例如人体蜈蚣这样重口的恐怖片),大宋的平江图白描画如一副精美的织毯铺展在地面上,有孩子在上面欢快的比划,也有老者在望图凝思,女儿原本想要趴在图上拍照的计划因为人太多而不了了之。
另两件宝藏——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和坤舆万国全图,都是大明出品,但我们只找到了拱门而没有看到全图,不知是错过了还是保存在其他展馆,不过在数字馆倒是看到了模拟全图制作的球形小屋,算是弥补了稍许遗憾。
前夜秦海璐一个人撑起了一出悲欢离合的戏码,虽是杜撰的故事,却让人泪流满面,再为传说中曾经惊艳世界的琉璃塔,平添了一份凄美。相比之下,同样是独演,之前马苏的杨贵妃就显得格外的矫情格外的无感了。
大报恩寺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万国全图的原本统统流失在海外,往昔的辉煌与耻辱一同烙刻在这两件宝藏的身上,不免令人唏嘘长叹。
走出明朝馆竟然没有看到大清馆,然后不小心拐入了数字馆玩了会儿,出来后又误入了民国馆,民国馆其实就是购物一条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卖,和旅游景点边的小摊如出一辙。刚步入邮局想要挑选一张明信片寄回,就听见工作人员在说,都快点还有三分钟就要闭馆了,然后一边手脚麻利的开始收摊了……
三分钟自然无法购物,只能像鸭子一般被赶出了博物院,其他展馆只能留待下回继续观赏——下回一定得记得不要在周一来博物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