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春祥
我老家别具一格的元宵节习俗
近日,由于元宵节之故,简书村分布全球各地号称有1500万华人的简友们,都将当地或者自己家乡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凝成文字,铺天盖地地飘飞于简书大江湖。而由我是茹伊和千漫千寻策划整理、我是茹伊撰文、千漫千寻绘图,七星小鱼冠以“活动”的形式,以《五湖四海话元宵》为题发表的文章,更是将这一活动推向了高潮。七星小鱼又将简友们的评论加以评论合集编发,让全球的简友们坐在自己家里就能了解到全国各地丰富多彩和各种各样不同的元宵节习俗,什么观花灯、猜谜语、舞狮子、踩高跷、划采莲船、拉兔子灯、扭秧歌等等,犹如身临其境,好不妙哉。
为了凑个热闹,我也来晒晒我老家一个与众不同的元宵节习俗。
我的老家在湖北枝江农村。在我的老家一带,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除了有与全国其他各地吃汤圆等差不多的习俗外,还有个与各地大相径庭而别具一格的习俗,那就是正月十五赶“毛狗”(即狐狸,老家称狐狸为毛狗)的习俗。
所谓赶“毛狗”,实际就是驱赶狐狸,防止狐狸偷食农家喂养的土鸡,据说正月十五驱赶了“毛狗”,“毛狗”一年都不会再来偷食农民的鸡。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非真实。而这个传说后来被演变成了一种地方习俗。
所谓驱赶狐狸习俗,在古时尚无鞭炮的时代,就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晚上,全村男女老少人人拿着点燃的火把,到田间,到河边,到旷野,到山上,到一切狐狸可以出没的地方,人们一边走,一边摇晃着火把,口中也一边齐声大喊:“‘毛狗’呜(无)处呃”,“‘毛狗’呜(无)处呃”。后来,有了鞭炮,人们便点燃一颗鞭炮,向空中一扔,只听“啪”的一声炸响,口中也大喊一声:“‘毛狗’呜(无)处呃”,以此来威吓和驱赶狐狸,如此循环往复。小时候的我,因为喜欢玩鞭炮,也曾在正月十五晚上跟着我哥哥,拿着鞭炮去驱赶过狐狸。
据说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传说。
在我的老家,有正月年下用柴禾生火取暖的习惯,我们叫烤火,并设有专门的火屋。此习惯至今仍然留存着,现在的正月年下,老家的家家户户仍然都烤火,因而烤火也成了老家一带正月年下待客的一种方式。大过年的,家里来了拜年的客人,主人家便急忙将客人引入火屋入座,敬茶敬烟,烤火,男主人将火添得旺旺的,并一边烤火一边与客人聊天打发时间,女主人便迅速进入厨房为来客烧火做饭。
老家相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在古代,有一位善良的先民,在路上遇到一只失散的年幼“毛狗”,挨饿受冻,已经奄奄一息,善良的先民见其可怜,就将“毛狗”带回家中喂养。在这位先民的悉心照料下,“毛狗”一天天长大……
这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先民见家中烤火柴不多了,便上山去砍烤火柴,待先民回来时,发现自家喂养的一笼土鸡不翼而飞,仅剩下一地鸡毛,再看看“毛狗”,“毛狗”的嘴上还侵染着鸡血,肚子撑得大大的,顿时,先民明白了,是这只他曾经救过的“毛狗”,偷食了他家喂养的土鸡。这位先民非常气愤,但尽管如此,先民却并没有因为泄愤而打死“毛狗”,只是将其撵走,并放火烧了“毛狗”的窝 ……
为了弘扬这位先民的善良品格,当地的人们将这一传说演变成了习俗传承下来。
沧海桑田,时光流转,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别具一格的地方习俗,而今已很少有人坚持了,甚至现在的一些当地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在自己的家乡,还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元宵节习俗,但它在我的记忆中,却是那样的深刻,也是那样的鲜活……
2019年2月20日于湖北襄阳
作者个性名片
作者: 彭春祥。网名:东南西北风,寓意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之风。春日东风习习,酷夏熏风清清,金秋禾风细细,严冬朔风咧咧。因为有了风,四季才变化;因为有了风,世界更美妙。
东南西北风,一只热爱文字的“九头鸟”,已有几十万字散落“平媒”和“网媒”。他的文字朴实、深情、纯洁,尤以细腻见长。他唯一的梦想,就是愿自己的文字,给您带去春季东风一样的温暖,夏季南风一样的清凉,秋季西风一样的舒爽,冬季北风一样的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