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要入选少先队员了,孩子们非常激动,非常兴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所以提前一天就在班里做了动员工作。
第一项是播放了视频和讲解了内容。大致告诉孩子们入队的一些基本知识,如队歌队礼等等。
第二项是告诉孩子们入队条件,简而言之,就是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入选少先队员。比如下课不能疯跑,作业按时完成等等。
第三项是让这份荣誉深入内心。告诉孩子们,加入少先队员是一件无比骄傲,无比光荣的事情,如果有幸加入,应该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少先队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
动员工作非常有效,在班级掀起了一股小小的争入少先队员风,很明显感受到班级风气好一些了。我在心里暗暗窃喜,这说明这次的行动非常有效。目的不在于入少先队员的到底是哪些同学,而在于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我与少先队员的差距在哪里?我还要做哪些努力?我是不是还要时刻控制一下自己的言行。让每一次活动,都做的有教育的味道。
当然,任何教育都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每个人学到的东西也都不是一致的。
我们班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公布了少先队员名单之后,我趁机又在班上做了一次教育。即全体少先队员要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不能够有违纪行为。同时,为了怕班上其他孩子伤心失望。我对孩子们说:现在大家要做的事情不是去羡慕那些入队的人,也不是因为没有入队而伤心失望。唯一要做的就是比以前更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行为也能够成为同学们的榜样。争取第二批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并且对所有即将入队的学生提出了两点要求:
1、今晚回家用A4白纸写一张入队申请书。如果不会写字,可以请爸爸妈妈代写,自己签字就行。
2、回家学习佩戴红领巾,学习唱队歌。了解基本的少先队员的知识。
鉴于班级以往总是有孩子不交单子,忘记带书本的事件。鉴于有些家长总是有记性不好的毛病。我就猜到第二天入队申请书肯定收不齐。所以,我在班上起码强调了5遍,第二天一定要带上入队申请书,并且使出了最后通牒:不交入队申请书的,等同于放弃入队资格。还是不放心,又在班级群里将此消息告诉了家长,希望家长能够成为孩子的帮手。我以为万无一失了……
然而,第二天,真的是大失所望。竟然有4个孩子入队申请书不合格,2个孩子根本没带。一时之间手足无措,反思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在班上没有跟孩子说清楚?还是在班级群里没有跟家长说清楚?是孩子没有把入队这件事放在心上?还是真如家长所说他们记性太差?
更加陷入了两难境地。昨天说好了今天早上如果不交,将会被取消入队资格。现在取消他们的入队资格吗?可是真的狠不下心,毕竟一年级的孩子,能入队的都是自律且优秀的,他们该是多么伤心啊!不取消他们的入队资格吗?那以后老师说的话还有威信吗?这个班级该如何管理?这种不交作业的现象是不是会屡次发生并且愈演愈烈直至影响班级风气?家长是不是会继续无视班级事物并且永远以记性不好为借口?
一件小事,无论怎样做,风险都很大,因为这一件小事折射出的孩子以及班级的问题太多了。
反思了很多,我做了这样的决定:昨天说的话仍然有效,不交入队申请书将会被取消入队资格,但是时间推迟到中午,也就是说有补过的机会,中午回家吃饭可以写了下午带过来,并且仍然在班级群了告诉了家长这个事情。
很多孩子在家长的协助下,中午之前就做好了这件事情。
结果,中午来了之后,班上仍有一个孩子没有带入队申请书。在反复确认了5遍以上:你的入队申请书带了没有?他的回答都是:我装在荷包里,掉了。
这个时候我明白,再也不可以打破原则,否则少先队员就成了一件讨价还价的事情。所以,我非常严肃地告诉他:由于你没有交入队申请书,你已经放弃了入队资格。如果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放在心上,那么,没人将会替你承担责任。
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心里100次地心软,想要再给他一次机会。但是在反复确认利弊之后,我放弃了。
今天给他一次机会。换来的是当了少先队员的荣誉。但是因为这件事,它可能会长时间不明白自己应该时刻牢记的事情是什么,可能会永远依赖爸爸妈妈来提醒自己的任务,可能在下一次需要交作业或者交单子的时候又无法完成,甚至可能会觉得老师说的话根本不算数,我可以不听,可能会无法成长成一个肩负责任的男子汉。
但是,今天不再给他机会,他也许会伤心失望,会埋怨自己,会失去一次当少先队员的资格。但换来的是一份警醒,一个教训,一种顿悟,一次成长。
加入少先队员这件事情,不能够把他看作一件功利性的事情。小学阶段的任何事情,都是一次教育契机,让孩子明白荣誉,明白坚持,明白教训,明白警示,明白自律。
如果今天不让他加入少先队员,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的话。我想:我的决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