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过了那么多的人生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有人开玩笑说:我2015年的目标就是搞定2014年那些原定于2013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我2012年时要完成的2011年年度计划的诺言。
“为什么我们的愿望都实现不了,为什么我们订下的计划有没有做到?”,这就是这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而作者石田淳给出的答案就是:
最重要的是结果,而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与意志无关。
“我想”不带来结果,行动才带来结果
为什么改变自己那么难呢?首先,我们说的“改变自己难”,其实指的是“改变自己并得到结果很难”。强调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开始”改变其实很简单——照镜子被惊吓到,一时气不过就去跑步了;见到外国人憋红了脸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外语,冲回家就拿起只背过 A 开头的单词书……真正难的是三十天、一年里“不断”改变自己,不断积累,最终“得到结果”。
也就是说,跟之前有一次不一样也叫“改变”,“得到结果”需要的则是时间和方法。
那为什么“得到结果”这么难呢?第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意识到“开始做”和“坚持做”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错误地认为“想做了=能够做成”。以往,我们过于依赖意志力、热情、态度这些心理因素。但实际上,唯一对结果能够产生影响的只有行动。
即便是“给自己打气”,有时还起反作用
常常我们见到很多父母,碰到孩子刚上学,或者参加比赛,产生恐惧、退缩心态的时候,就会鼓励“没事,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的”。初听起来,这样的鼓励应该是舒缓紧张的。但是,我们也要小心,“积极思考”这样笼统模糊的鼓励,很容易跟事实发生冲突:你告诉孩子他是最棒的,但结果他在竞争中输了,生活中遇到失败,随之而来的想法可能是:“如果我是最棒的,那么我为什么还会输呢?”
而且在成长过程中,来自他人的这种语言鼓励逐渐形成了我们的“内言”。遇到难关时、制定计划时、我们总是跟自己说“我一定可以”、“我是最棒的”。这种不明确的思考带来的隐患是——可能还不用等到真正失败,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已经发生了冲突——我们潜意识以为给自己打气加油就能增加成功几率,却没有意识到,真正起作用的是制定可行的计划,以及实际的行动。我们试图用嘴来说服自己,但内心深处对结果根本没有谱,这就造成了身心的极大的分裂。
“想法”不仅带不来结果,还常常跟事实违背
生活中我们做的绝大多数判断都不是真正理性的,因为我们的大多数判断都不是基于事实,而是观念。观念其实只是你的大脑对现实的解释,但它不是现实。想一想电视节目里,一些参加节目的嘉宾被蒙上眼睛,然后要求他们伸手去摸一箱子里的东西,结果摸到一毛茸茸的东西就被吓得半死,可前排的观众却哈哈大笑,因为实际上那只是一个玩偶。所以,前排观众看到的是事实,把你吓到半死的就是你的观念。人的观念、负面情绪的主要来源就是我们自由联想,过度解释现实,甚至不顾现实。
行动科学管理
所以,起源于斯金纳的“行动分析学”,则不理睬动机、意志这些虚无缥缈,无法量化的因素,只分析行为。只根据行为的结果进行判断,根据数据进行解释。所以,只有可量化的行为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也只有事实才是真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