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苦思冥想写完文章后,要求旁边的人帮我看一看今日的文章可有需要润色和修改的地方,再评价一番,决定是否发出。
他放下书,讲了个故事。
“今日听电台时,听到一位写作人的故事,说他坚持写作几十年了。以前是在纸媒上写,给报社杂志社写,都已经写倒了好几家媒体。后来,他开始往互联网方向发展,开通公众号,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目前公众号的粉丝只有73万。经营写作几十年,开公众号写文章几年,才积攒73万粉丝。听来怕被‘公众号运营者’这种职业笑话。不过,他以为,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为什么要去迎合他人的口味?”
也许,我可以帮他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因为,内心深处我们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朋友拒绝评价我的文章,但每次都会认真的看,就算我极力要求他做出评价,他也只是选取一些他以为写得不错的文章发给我作为参考,以打开思路。
很久以前,写作是很个人的事情。因为就如同写日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发泄情绪,无关他人。
后来,有许多人关注你,给你赞扬,也给你批评,给你讽刺,和挖苦。你开始反思,开始自省,开始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
曾几何时,我也因为别人的评论或负面评价而心有余悸,不敢再发表文章。
再后来,小众的关注成为常态,回归理性后的你觉得他们的评价有时太片面,亦偏激。
于是,写作又成为了你个人的事情。
无论你说什么。Who cares?
2.
朋友说,年轻,会成为我的弱点,因为未经世事,毫无底气。
许久以前与一位长者聊天,咨询职业规划等“人生大事”。对于他的观点,我不赞同,却从未想过反驳。只是不断往自己身上找原因。找来找去,人都抑郁了。才发现,恩,其实,我并没有什么问题。
观点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东西,一个人对于人生路的“规划”本就是个伪命题。谁有这样的本事,将未来一五一十的说清楚,道明白?还一个棋子儿都没下错?
落棋无悔的人生本就该是“买定离手,错了作罢,对了继续”的博弈。我都还不知对错,怎能轻易调整和放弃?
成长的路上,我们会经过许多人,也有许多人会经过我们。在十字路口,你想往左,但他们说往右,你想往前,但他们说得等候。你觉得,他们一定是对的。因为,他们曾走过与你相似的道路。
可你不是他们,他们也不是你,如何保证结局就一定是你想要的那一个?
回归本心,并非固执,而是尊重自己,尊重生命。
3.
晚上加完班回到家,出了停车场时,进入道路交汇处。刚过完一个红灯的路口分外拥挤,车辆络绎不绝,我一直等候在路口,并未驶入车道。突然前方有一辆车停了下来,与前一辆车拉开很远的距离。我以为,定是遇见了有素质的司机,才肯让我插队进去。于是,我很感激的驶入车道。快到达时,车辆动了起来。而我夹在中间不知是走是停,明显挡了大部队的车辆。于是硬着头皮开了进去。
当时,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行到下一个红绿灯口时,一个女司机突然冲上前来,开着车窗,骂了一番。当时,其实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直到见她忿忿而去,又看了一眼车牌。才发现,就是刚让我插队进去的那辆车。
瞬间明白,原来,刚刚她只是在路口走神了,所以没跟上前面的车,完全不是让我。而我强行插入的行为,让她非常不满。
于是就发生了破口大骂的这一段。
回家的路上,先是心情郁闷,后来因同事打来电话便忘记这事儿了。
回家和小强抱怨了一番,表达不满。
他开玩笑的问我:那你觉得这事儿你做错了吗?
我仔细想想:没有啊。很明显我不是有意做没素质的司机呀。而且骂街这种行为估计也只有没素质的司机才做得出吧。
是的,无论你遭受了什么样的结局或委屈。但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实际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些无解和不满就该从心底里消失。
但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不会去思考自己是否有问题,就会立即陷入内疚的负面情绪中。负罪感让我们成为一个弱者,心甘情愿的承受所有指责。
尽管,这些指责,毫无道理。
一切,都源于,我们看待别人的眼光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在意别人的言语胜过自己的心声。
面对一个比自己强势的人时,大部分的人缺少与之对抗的勇气和决心。尤其是当这个人从名声和财力上都比自己强时,我们往往会成为被动的一方,被牵着鼻子走。尽管,我们并不赞同对方的观点,或论断。
我将此称为“弱者的心理”。
而过于在乎他人的评价,忽视自己内心的选择和真正感受,我们从一开始就会成为弱者。
文章系作者原创,若喜欢我的作品,可以为我点个赞。转载,请私信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