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
谈恋爱,我要找个温柔可人的、漂亮会打扮的、英俊潇洒的、风趣幽默的……总之,就是能陪我躺在温柔乡里风花雪月的。一提到结婚,立马换了一副标准:我要找的人,必须要能赚钱、勤快爱干活、会勤俭持家、能帮我孝敬我爸妈、会带孩子……总之,就是恨不能找个超人,最好十项全能,这样我就能轻松很多。如果满足不了这些现实标准,那就“不是个过日子的人”。
很奇怪的思维,为什么要把恋爱和婚姻割裂呢?难道不是情到浓时才相互交托的终身?难道结婚后我们就瞬间变成了另一个人?他/她在我们眼里就只是一个应该尽义务的丈夫或妻子,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我所崇拜热爱的人,或者令我怜惜的可人儿了吗?
其实对方并没有变,变的是自己的观念和态度。有人视婚姻为围城,那肯定感觉自己像被对方征服和圈养的猎物。带着墨镜看花,花儿当然是没有色彩的。
知乎上有个很精彩的问答:对婚姻最好的态度是什么?答:就当这婚还没结!
当这婚还没结,你和他/她还是那个独立的、上进的、富有魅力的单身男女。
他可以努力工作加班到深夜。对工作尽心尽职,有什么不好?他还是我眼里的那个认真负责的上进青年。谁说婚后女性就得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坚守在家的大后方?你也可以像他一样野心勃勃,对工作有规划、有目标,在工作时当个“铁娘子”,专心致志,忽略所有不重要的来电,争取一天有一天的进步。
以前怎么爱美,现在也要怎么爱美。不得不说,人都是外貌协会,“先敬衣衫后敬人”。尤其对于女性,美好的外貌不光是很多重要机遇的敲门砖,更反映着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一本好书精装了之后更令人爱不释手,更具收藏价值,一个装扮得体、容光焕发的女子,能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高级感。无需对年轻美貌有偏执狂热的追求,美是跟年龄无关的,赏心悦目就是美。
有什么未尽的梦想,继续去追求;有什么爱好,继续去精进;有什么想要学习的新技能,继续去学习。无需优先考虑为家庭做牺牲,家人需要的是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你。不要把家庭当做自己的负累,而是把它变成你的加油站、坚定的大后方。展现自己的能力,跟家人处理好关系,把他们变成能提供“神助攻”的好队友,而不是相互推诿抱怨的“猪队友”。
如此,你将收获一个更强大、更美好的自己,你的伴侣将拥有一个更优秀、更有魅力的恋人。
很多年前读过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有个观点至今记忆犹新:爱是一种能力,而爱人只是爱情的载体。所以说,追求爱情应该是终身的事情。但是,追求爱情,并不是意味着追求一个最有魅力的爱人,而是学会去做一个更好的爱人,学会爱的艺术。
婚姻不应该是爱情的终结。相反,它意味着你寻寻觅觅,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爱人,也找到了一个你情愿付出情感的对象。这就好似高级的精品都是限量发行、私人订制的,从此以后,你开始了一份最称心如意的用户体验。婚姻应该是爱情寻觅的终点和真正开始生长壮大的起点。
不要忘了在婚姻中继续跟对方恋爱。或是在风雨中相携相伴,或是在平顺时风花雪月。满足他/她的偏好,安慰他/她的忧虑。包容他/她无伤大雅的缺点,提醒他/她性格中的缺陷。莫忘初心,不要忘了将曾经许下的誓言和诺言一一兑现,不要忘了继续许下新的诺言。
如此,婚姻中的爱情,将是你所专属的私人订制。
小时候读舒婷的《致橡树》,觉得文字很美,意象很美。现在读来,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不要做攀援的凌霄花,那将使被依附的橡树不堪重负;不做痴情的鸟儿,那样的爱情多么苍白而单调;不做泉源和险峰——过于牺牲奉献,丧失了自己。
而作为一株近旁的木棉,与橡树站在一起,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保持独立的姿态、适当的距离,给彼此自由生长的空间和氧气,也留给爱情继续生长的可能。这样,才是这段关系最好的状态。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成为彼此的良人。
2017年5月12日
小舟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