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曾经派门生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见尚书仆射郅寿,以私事相托;郅寿当即把送信人送进诏狱。郅寿接连上书,弹劾窦宪骄纵恣肆,以王莽为例告诫朝廷;并且在朝会的时候拿讨伐匈奴、修建宅邸等事当面指责窦宪,声色俱厉,言辞恳切。窦宪为此恼羞成怒,诬陷郅寿私买公田、诽谤朝廷;郅寿被捕下狱,定为死罪。
何敝上疏打抱不平:“郅寿是枢密近臣,匡扶朝政是他的职责;如果他遇事缄默不语,那他就犯了死罪。现在郅寿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力排众议,仗义执言,难道不是为了江山社稷吗!我冒死进言也不单单为了郅寿。忠臣尽节,视死为归;我虽然并不十分了解郅寿,但我知道他为国而死心甘情愿。我真的不愿意看到圣朝因为直言正谏而诛杀大臣,堵塞忠臣的言路,给后世留下笑柄。我忝列枢机,却说了不应该说的话,罪名清清楚楚,应当被抓起来,在郅寿之前被处死;而且死有余辜。”
何敝的奏疏呈上,郅寿改判减死一等,流放合浦(广西北海)。郅寿并未上路就自杀了。郅寿是郅恽(被刘秀聘为皇太子刘彊的老师)的儿子。
[点评]
窦宪的专横跋扈与为非作歹由此可见一斑。
夏六月,窦宪、耿秉从朔方郡鸡鹿塞出兵,南单于从满夷谷出兵,度辽将军邓鸿从稒阳塞出兵,三路大军在涿邪山(蒙古古尔班察汗山)会合。窦宪派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与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率领南匈奴一万多精锐骑兵进击稽洛山(蒙古汗呼赫山脉),向北单于发动猛攻,取得重大胜利;北单于落荒而逃。窦宪整军追击,一直追到私渠北鞮海(蒙古邦察干泊),斩杀包括名王在内的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缴获牲畜一百余万头。随后北匈奴由副王、小王统领的大小部族陆续前来投降,总计八十一部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此次北征,出塞三千多里,到达燕然山(蒙古杭爱山)。
中护军班固刻石勒功,记录大汉威德。铭文云:“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戳海外,复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地载兮振万世。”然后班师回朝。这是汉匈战争史上汉朝空前绝后的一场大胜利。
[点评]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燕然勒石”,窦宪取得了空前的战果,班固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封燕然山铭》。
范晔在《后汉书》中高度评价了窦宪的这次北伐的历史功绩,认为同是外戚,窦宪比卫青、霍去病“兼茂多矣”,卫、霍连年征战,“国秏太半矣,而猾虏未之胜”,而窦宪只率八千汉骑出塞,驱使南匈奴再加羌胡,就一举将北匈奴击溃,可以说以绝小代价取得了绝大战果。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范晔作出这样的评价,并不令人信服。
从背景上看,霍去病所在的东汉武帝时期,匈奴正是强盛时期,在武帝之前的西汉几个皇帝在位期间,都被匈奴打的找不着北,只能求和以苟安。现在的北匈奴在天灾人祸的接连摧残下,已经衰败到了什么地步!之前汉朝没有出兵,北匈奴已经奄奄一息,汉朝这次出兵只是在骆驼最虚弱的时候,在它身上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就只此一点,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显然含金量更高。
从战绩上看,霍去病在漠北之战歼敌七万多,俘虏王臣人众不计其数,而这些被歼的都是当时匈奴的精英主力,是西汉前几位皇帝无法战胜的铁骑。而窦宪当时所面对的北匈奴,明显军队战力无法与匈奴强盛时期相比,而据史记载,窦宪也只歼敌一万三千余而已。
窦宪是个坏人,臭名昭著,所以除了《后汉书》,其他史书对他的燕然战功,也就寥寥几笔带过了。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试图寻找窦宪“勒石纪功”的具体位置。上世纪90年代,在蒙古国中戈壁省西南部的杭爱山一个支脉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那里距离一直以来认为的燕然山,也就是杭爱山约200公里。2017年,中蒙联合考察队确认,摩崖石刻正是当年班固所作,记录东汉窦宪大破北匈奴的《封燕然山铭》,也就是燕然勒石的所在地。
窦宪派军司马吴汜、梁讽带上金银、绢帛去见北单于。当时北匈奴内部大乱,吴汜、梁讽在西海岸边追上北单于,向他宣讲汉朝的国威,讲解汉朝的对外政策,并以汉朝皇帝的名义赏赐礼物,北单于叩首接受。梁讽乘机劝说北单于效法呼韩邪归附汉朝,北单于闻言大喜,随即带领部众跟着梁讽往回走。等到达私渠北鞮海的时候,北单于听说汉朝大军已经入塞了,就派弟弟右温禺鞮王带着贡品到汉朝做人质。右温禺鞮王随着梁讽到达洛阳;窦宪没有看到北单于亲自进京谢罪很不高兴,他奏明窦太后又让右温禺鞮王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