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说过喜欢你(三十)
文/三三夏
在纽约的几天没有特别的安排,因为他们都有课,我自己的语言也不太通,大致参观一下我想去的展览馆就可以了。
第二天上午和张嘉一起去了他的学校,他上课去了,我一个人在校园里散步,这个学校的绿化面积很大,空气混合着树叶的清冽香味,城堡似的教学楼庄严美丽。
宣传栏里张贴了许多海报,我一边看一边猜意思,随后有人来问我是不是对这个感兴趣,我摇摇头,只好说自己只是路过,在等人。
感觉都要被自己笨哭了。路过还等什么人啊。
张嘉出来时,有一个男孩子问我愿不愿意参加今晚的聚会,我正不知道该怎么拒绝,看着张嘉像看到了救兵,张嘉跑过来,说了一些什么,我只能大致听出来有安排的意思。
“我是不是很笨啊,连简单的沟通都做不到。”我低着头说。
“这样你就离不开我了啊。”张嘉笑着回答我。
下午明嘉过来我们一起去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佟凡有课来不了,我们三个人在里面逛了一下午,又在附近转了很久,去明嘉推荐的餐厅吃饭。
晚上回来累得不想动,可是张嘉还要继续写材料。
第三天我说不出去了,让张嘉去上课,我在附近的超市买了一些东西,试着做饭,在家尝试过,但最后惨不忍睹被我妈赶出厨房。
做最简单的面食应该没问题。
自己忙活了一上午,张嘉看到我煎的荷包蛋,好不容易才忍住笑。
然后他自己下厨,在我手里总是不老实的鸡蛋在他手里竟然那么听话,圆圆的煎蛋,没有什么味道的面条,两个人却吃得很开心。
我总担心太影响他,就和他说明嘉会过来陪我,其实明嘉也很忙,可是他一定要看到明嘉才走,所以也骗不过他。
最后还是他陪我一起去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张嘉说我总爱往这些地方跑,那么多繁华的地方不去。
我说:“我来这里第一是看看你,第二是看看你生活的地方,第三是看看我喜欢的东西,不用去看那些繁华。”
张嘉愣了一下,随后拉我入怀,将我抱得很紧。
我把下巴放在他的肩膀上,两个人就这样抱了很久,这样的感觉很好很好。
订了一天后的机票,张嘉知道,所以我走的时候,张嘉请了一天的假,陪我又转了很多地方,我问他,是不是我来这几天把你半年去的地方都走遍了?
他说,在你来之前,我觉得纽约太大,总也看不完,现在发现纽约太小,才五天而已,就已经把这里看完了。
我看着他说这些话的样子,转头去吻他,然后抱着他说:“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是我在这里会很影响你,我会等着你回来。你要好好的,不要为了省事就随便吃点,也不要不吃饭,有可能的话自己做也很好,不要总是熬夜,我会监督你的,房间怎么舒服怎么放东西,不用收拾太干净。”
“落羽,我爱你。”他把我抱得很紧。
这个他从未说出口的话,我懂其中的意思。
“我不敢说让你等我,因为我觉得那样很对不起你,丢你一个人在国内工作,我宁愿你说不要等我,可是我不敢。”张嘉说。
“放心,我会等你,在你不知道的时候。”
在机场的时候,我抱了抱明嘉,谢谢你的照顾,至于佟凡的那份,有明嘉就够了。
我用了很大的力气,让自己不哭,走进检票口的时候,回头再看他一眼,再也忍不住眼泪,我捂着脸,转身向他挥手,直到看不见他。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
回家后,把给尔曦她们带的礼物给她们,自己也开始正式找工作了。
尔曦考上了公务员,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去市委开始实习了,想到她那么美丽的一个姑娘每天藏在办公室里,替广大男生抱不平。
李济然可以安心地过一个暑假了,离研究生报到时间还早,他自己也没闲着,暑假在家还开了一个研究课题,每天跑到市里的图书馆里查资料,还让明嘉帮忙从国外发些资料给他。也见不到他人,也没听李济然提周周的安排,我们也就没再过问。
我们最好的关系就是我对你适可而止的关心。
班长也在准备考研,没有回来,经历过那段时间所以很理解,除了日常联系,偶尔几个人一起吃饭时给他打电话,电话那边嚷着要回来。
这个暑假是落杉高考完的暑假,成绩还没出来,她就已经安排好了暑假的活动,报名参加了一个驴友骑行队,和她的朋友一起骑行西藏。
刚开始我爸不同意,落杉说骑行有很多好处,极力劝说我爸同意,后来我爸竟然也报名参加了,落杉哭笑不得,我爸说不让其他队友知道就行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驴友。
在我忙着找工作时,家里就只有我和我妈了,要不是要找工作,我都想和他们一起去,但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相比出版社,我更倾向于报社,对写新闻更加感兴趣,虽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但还是想尝试一下。
目前很多报社基本不对外公开招聘,我爸找朋友问问,才知道有几个报社在准备招人,之前投的简历有几家报社很多没有回复,也有约了面试,面试之后有了些经验,回来自己反思了一段时间。
找工作是一个疲累且打击人自信的一件事。
后来因为两个面试时间有冲突,只好选择自己比较偏向的报社,可能是因为之前有过实习经验,而且也有写新闻的经历,面试过后大概一周,还在翻看招聘启事,仔细检查自己简历的我,收到了报社的实习通知。
实习生大概是最苦的一个工作了,工作量巨大,每天都要在每个主编的办公室轮流转,开会安排,接待来访,安排预约,做所有秘书,前台,加保洁的工作,却和记者没有丝毫联系。
但还好不怎么加班,后来我才明白这都是假象,不加班都不敢说自己在报社工作。
我们像一群被遗忘的新人,在大概一个月之后,人事部才通知我们去具体部门工作。
报社和出版社完全不同,见习记者的我们要熟悉报纸的每一个版面,按规定是三个月实习期内要熟悉报纸所有板块的新闻类型,最后看实习结果分配到具体的版面。
最开始跟着法制方面的林亮一起跑新闻,有时候一天要去很多法院,之前对法制没有关注,所以写起新闻来也总是磕磕绊绊,还好有林亮一直在帮我们三个新手,虽然从未用过我们写的新闻。
后来渐渐习惯了这个模式之后,却因为要调换版面而转到祝晓姐的手下,开始熟悉社会版的新闻,和法制方面去采访法官律师相比,社会版的新闻更具有挑战性,因为要深入接触每一个人。
而祝晓姐又很忙,没时间管我们,我们三个也总是唯唯诺诺地写着不痛不痒的新闻,直到祝晓姐把我们三个人叫到办公室,她手里拿着我们写的新闻。
一条一条地列给我们看,最后说我们要是有病,就赶紧离开报社,这里不需要坐在办公室等新闻的人。
我才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来报社。
只是因为自己喜欢新闻,而现在却等待着。决定要留在报社之后,我开始学习社会版新闻的采写。
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成天在外面跑,见过很多事,遇见很多人,这样鲜活的新闻采访,让我重新燃起对新闻的热爱。那时我就坚定我要留在社会版的决心。
后来调到经济版面采访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采访的时候去了一家公司,因为没有预约而被前台拦下的时候,却碰到了李小波。
这时我才知道,他在这家公司上班,后来直接采访了小波。他以前说过他是学金融的,又因为从小熟悉这方面,所以对经济方面有自己的见解。
顺利采访完后,和小波约在附近的咖啡馆,看我询问的眼神,小波笑着说:“明嘉可能没和你说过吧,这是我爸的公司,我毕业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来这里上班。”
简单聊过之后,谢谢他今天的帮忙,就回报社了,只是我没想到那篇新闻竟然被完整地登出来了。
我们实习生的新闻都要经过每个版块的主编审核,基本上大刀阔斧地改完之后已经看不出来是我们写的了,有时直接都不用我们的新闻。
主编给我的答复却是,这篇新闻的价值不在于是你写的,而是新闻的内容和其他人的采访结果不同,最后才决定用这篇。
因为这件事后来又请小波吃过一次饭,和明嘉说这事的时候,明嘉说:“没想到李小波还有可以用的地方,以后有这方面的事就去找他。”
等三个月实习期结束后,我选择留在社会版,祝晓姐见到我,有些惊讶,问我为什么要来社会版,而不去自己已经有成果的经济版。
我说:“我不关心经济如何,我只关心我生活的城市里的人生活的怎么样。”我自认为很好的回答。
祝晓姐却扔下手里的稿子,提高了音量:“要是你连把握整个报纸版面的方向都做不到,那就不要谈在社会版呆下去,这个城市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和经济的发展有关,你告诉我你不关心经济。”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沉默了一会,说:“主编说得很对,经济很重要,我在经济版面已经了解了一些,所以认为社会版更适合我,经济是为社会服务的。”
“没想到,你倒是转得很快。”主编带着一丝我不明白的笑意。
“社会版很苦,如果你确定选择了这里,那你就是我的人了,认认真真写好你的新闻,最好别出错。”虽是严厉的话,语气却缓和了很多。
直到有一次我被其他版面的主编借去写稿,才明白祝晓姐说的‘我是她的人是什么意思’。因为碍于面子,而自己也有多余的时间,才答应写稿的,没想到祝晓姐会发脾气。
习惯了祝晓姐的为人,也知道她是为我好,就只是认真地听着,在走的时候,丢给祝晓姐一颗巧克力,那是张嘉寄回来的。
这样紧凑的上班,反倒让我不再那么想念张嘉,所有的心思都在工作上,而张嘉他也很忙,两个人在不同的国家,却同样的忙碌着。
因为我们都在等一个时间。
一个可以相聚的时间。
谢谢你们还在~(比心)
祝好~ by三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