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晶和小暖都写过的题目,觉得很好。今天一口气听了小暖的课,虽然写作误区都有中招,但保持激情中,这次不比较,写下来算是对我做过的工作的一次梳理吧。
办公系统中可以申请三周年休假的权限,意味着我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工龄满20年的资深老员工,成为同事眼中羡慕的对象。回顾这20年的工作经历,有愤愤不平有碌碌无为有颠覆认知更有充满激情。
如果这20年我不工作,我会是谁呢?
我会不会是独身主义者,会不会是一个全职妈妈,会不会是个啃老族?都不会!我会不会是个虔诚的信徒,每天或念经或祈祷,静坐反思;会不会是旅者,边游历边赚钱,不会!因为赚旅费那也是工作。
那我20年工作,是怎样的呢?
99年在哈尔滨大专毕业,非常不情愿地留在了哈尔滨。为什么?不喜欢!想去北京上大学,想工作在北京。但高考失利,报志愿又不想呆在河北,就选择了有亲属的冰城。在哈落了户口,住在奶奶家,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一个月400块钱的工资,在打印诉状,管理公章兼前台接待中度过了职业生涯最初三年的时光。这样和外贸英语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下萌生了报考研究生的念头。
2002年考上了法律硕士研究生,看似是弥补了当年高考因一分之差没有考上本科的遗憾。当时天真的认为:三年之后,自己拿着研究生的学历,就有了离开哈尔滨,闯荡北上广的资本。最起码,在北京找一份工作,可以离河北廊坊的父母近一点。谁知,妈妈眼中的大龄女青年,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爱人,从初恋到热恋到谈婚论嫁,把我栓在了这座曾经一心想逃离的城市。
现在想想,自己骨子里还是贪图安逸的,不想去面对京城闯荡的一切不确定性,认为自己适合找一个有稳定工作,结婚踏踏实实过日子。所以研究生期间一边恋爱,一边打工赚学费养活自己。研究生一年最多的时候同时打三份工,周末少儿英语,成人英语两个班,平时日做口语翻译。
忙碌充实而有成就感的日子让我一个月收入有四五千块钱的收入,那时候认为自己挺了不起,不仅自己可以负担研究生8000元的一年的学费,还绰绰有余,觉得自己离开律所考上研究生是多么的明智之举。
曾经为4、5家巴西员工太太做生活翻译,了解了西方人的生活与文化,用自己的英语专长去帮助别人,还能赚取生活费。特别是和歪果仁交流时,旁人羡慕的眼光和言语肯定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工作也劲头十足。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为旅行社做翻译,分别接待来自瑞典美国多个家庭在哈尔滨收养孤儿,一天的劳务费大概是几百元,几天下来的翻译服务还会有50美元的小费。自己赚钱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我现在都能回想起自己挺直腰杆春节回家见父母的自豪模样。那时的工作于我意味着,我终于摆脱了一个只会”花父母钱的要账鬼”。终于摆脱了内心那个小孩的声音;大脑袋小细脖干吃饭不干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见识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去了几次哈尔滨福利院,那儿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弱智疾病和肢体残疾居多。相对健康的孤儿都被放到附近的家庭单独寄养,每个月给一些补助,等着外国人来收养。你也许会好奇,外国人会收养这样的孩子吗?6指、兔唇的孩子被中国的家庭父母遗弃,他们会见怪不怪,视如己出。被外国人收养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是幸运的。他们过上了全新的生活,受到先进的教育。他们的养父母也许会在若干年的某一天带着他们重返哈尔滨去寻根,也许仅仅指着照片里的医院告诉他们在这里他们曾经被遗弃。但大多数的弃儿依旧生活在福利院中,不被人关注的,边缘化的度过一生。记得到公证处进行收养公证时收费都要三四千人民币,那时的我就会感叹中国人是在卖孩子。现在有时脑海中会猛然浮现那些婴儿的脸,想象他们在异国已经扎了根,肯定忘了祖国的模样。我是做了助人为乐的好事吗,到现在我都不确定。因为不确定,我翻译,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国门过程中,会不会被虐待,或有其他不公的待遇,我再也没有继续这样的工作。经过同学介绍:巴西公司的老总问我有没有意愿到外企去工作。于是研三那一年,我以实习的名义进入了中巴合资公司,成为商务部的一员。那一年我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那一年我被卷入企业企业员工之间的勾心斗角中,却全然不知。我以自己的无知无畏和坦诚,争取到了去上海出差的机会,得以和东航的高管们坐在一起进行,用英语进行谈判,卖了三架支线飞机。
临近毕业,面临职业抉择,我并没有继续,想到一定会结婚生子,在这样的外企连感一次冒请假都要扣工资,离市区还这么远,就趋利避害地逃了。刚走入婚姻,依旧托关系到在了现在工作的国企。那时候作为全公司仅有的三名研究生之一,我靠着这样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感,靠着吃老本工作了数年,并没有想有太多的精进和提升。
在此期间,波澜不惊怀孕生子,一直认为自己工作卖力,却得不到赏识。认为自己不想在大专毕业持续复印接待的工作而考取的研究生,却兜兜转转回来,依旧是在办公室这样的位置,写稿发通知随时需要做收发传真复印的琐碎工作。那时觉得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我不应该做这些,不屑却不得不做,使工作上没有更多的努力和起色。 对一些潜规则嗤之以鼻,却不想办法精进工作。
事到如今,职位虽然得到晋升,工作上依旧是以性格直率为借口,缺乏反思和转念,依旧好高骛远,总为自己找后路,却没啥实质行动。其实挺鄙视自己,自诩为人正直,按部就班,吃苦耐劳,安然享受着活少离家近工资高的待遇,却还频频吐槽公司的种种任务和鸡毛蒜皮。
跑题这么远,结尾得拉回来。如果我不工作了,确切地说,我下岗了,失业了,成为孩爸眼中的企业下岗女工,我会成为谁?一个42岁的中年妇女,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母慈子孝,坦然面对,不惧不畏,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与热爱,会柳暗花明吗?还是胆战心惊,焦虑担忧,处于未知不确定的忐忑中。
或是我有足够的勇气,辞了职,自己创业,或是离开这里,去南漂或北漂?执笔至此,不免出了一身冷汗,我需要工作,我需要工作带来的收入,需要工作岗位的相对自由,需要工作带来的认可和满足感,需要一个让我成为职业女性的空间,需要这个让我接触社会的平台,需要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底气。回想2017—2019那三年,公司领导倒逼式促我成长,思维模式,写作风格再调整,工作上逐渐有了起色,换全新的岗位,经历不安后,也渐入佳境。当听到两任领导在公司全体大会上表扬我,淡然许多。我知道,我虽然还渴望外界的认可,但我不再苦苦追求那个结果,我开始专心耕耘,得到了那个结果。我感谢那时候咬牙挺住的自己,看到自己蜕变中的成长和对未来的笃定,感觉踏实中蕴含的力量。
好好工作吧,离开这里,你还是你,你也可能有万千变化,你也可能什么也不是。无论任务难易,放下你的傲娇与不屑,在离开之前,带着感恩,竭尽全力,最终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