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2 -丁洁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绘本是约翰 ·伯宁罕的《爱德华 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在介绍绘本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作者。约翰.伯宁罕有一份特别的经历,童年时就读于夏山学校(奉行爱的教育、自由教育,坚信儿童的天性是纯洁善良的,而绝非污浊邪恶的),而他的作品也印证了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爱与赞许会经常除去孩子的问题。
伯宁罕认为孩子的理想状态是他们需要爱、安全,还有认识新事物方面的引导,当然还有玩得痛快。 他曾经说一个好的童书作家,应该会和相应年龄的孩子交流,而他自己其实一直都还是一个“五岁的孩子”。于是,他用自己的图画书来向承认展现儿童的内心,希望承认能够理解孩子,多给孩子一点儿宽容和空间。
《爱德华 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爱德华是怎样变成了“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子”,第二部分是爱德华怎样从“最恐怖的男孩”转变成“最可爱的男孩”的过程。第一部分描写出来的爱德华,粗鲁、吵闹、恶劣、没有爱心、邋遢和笨手笨脚,而且从大人这样评价爱德华后,他表现得越来越粗鲁、吵闹、恶劣、没有爱心、邋遢和笨手笨脚。第二部分大人关注点在爱德华行为的正面、积极的那部分,一切都变啦。关注到爱德华种的花好,大家都请他到家里花园帮忙…..我想这种关注是基于对孩子的爱和宽容,当真正给与孩子表扬与赞美时,孩子的内在美好也会释放出来,越来越好。孩子始终没变,可他却从我们心中“最恐怖的男孩”变成了“最可爱的男孩”,变的只是我们大人的视角,我们是怎么看待孩子的行为,也可以说我们怎样从一件事情中去找到他的正向意义,怎么去引导孩子。在这里想引申一点,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暂且这么说),比如大吼大叫,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处理,一方面,仅描述客观事实,大喊大叫很容易影响别人,孩子对情绪感知度比较高,可以说下大喊大叫别人听到的情绪是什么。同时,大喊大叫对自己喉咙也不好,同时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声音小点)或告诉孩子什么情况下可以大喊大叫(比如大海、高山等),切记不要去评价和下定义孩子就是个吵闹的孩子。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将孩子归类为吵闹的孩子,在后续的环境中,他无所谓自己的行为因为他已被评价为这样的一个孩子,大吵大闹无所谓。另一方面,可以关注到孩子嗓音和肺活量的特别之处,引导孩子唱歌。不得不说,这本绘本就是专门给父母们设计的。
从绘本的表现手法来看,第一部分大人画面上的色彩都比较浓厚,人物形象庞大,而且都是怒目手指向爱德华,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也暗示着对孩子的不尊重不理解。第二部分,大人画面上颜色偏淡,柔和,爱德华的形象大小和周边人的大小相似,感觉关系缓和,平等了一些。其中在给宠物洗澡和照顾小朋友那两个部分,爱德华的身形很大,我想作者是通过他的高大突出来表达爱德华内心的喜悦和被信任的感觉,还有一个小细节在第一页,写着爱德华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他早上起床,穿衣服,吃早餐,去上学,玩游戏,吃晚餐,然后上床睡觉。图画中,爱德华拿着一个带着绿色叶子的枝条,我特地去查了下,是橄榄枝,橄榄枝的花语是和平、太平、希望,象征意义是喜悦、苏生(觉醒)和恩爱。所以我猜想,作者特地放一根橄榄枝,也有自己的用意,比如孩子的内心是希望和平的,孩子本性善良等。
不过对于图画线条的设计表达意思还有最后封底图画的意义,我目前还在探索中,也欢迎懂的朋友一起分享。
我和乔治还一起读过他的《和甘伯伯去游河》《和甘伯伯去兜风》《请让我留在火车上》《莎莉,离水远一点》《宝儿》《外公》,而且《外公》和《请让我留在火车上吧!》已制作成颇受欢迎的动画影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最后送给自己,愿你做成你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