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的身边,一定也有这样一种人。
他们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优等生,不一定是让老师头疼的熊孩子,可他们也不是和大部分人一样成绩平平长相平平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有着傲人的容貌,或许有着惊人的才识,或许……他们只是比你更会与人打交道。
大家都爱与他们交往,即便他们也充满了弱点。
不过这些弱点,让他们看起来无害而安全,让大家愿意相信他们。
这些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准确详尽的计划。像是一张透明的蜘蛛网,一点点围绕着正中央的他们,构建出自己的圈子和关系网。“蜘蛛网”会替它捕来引诱来猎物,然后用牢牢缠住自投罗网的可怜虫,等待捕食者饱餐一顿。
他们只需要安静等待自己想要的结果出现就好。因为一切都是under control的。
麦子曾经也是这样一个充满掌控欲的女人。
1.
麦子来自一个普通的内陆二线城市,是家里的独女。虽然从小到大都进了重点学校,但是成绩平平。能够进本地不错的高校,去不了北京的名校。如果顺利的话,毕业之后家里也能帮忙找到工作,然后和她迄今为止的人生一样,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圈子里结婚、生子、过完她的一生。
麦子不要那样的生活。
她喜欢看美剧,里面有绚丽的大都会,有刺激的勾心斗角;她喜欢看英剧,里面有充满魅力的优雅绅士,有都市与历史结合的巧妙融合。他们不需要为了功课而焦头烂额,不会因为一份懵懂的初恋被老师家长训斥教育,更不是父母肆意操纵的人偶机器人。
她喜欢这个她从未踏足的,从未拥有过的世界。
麦家父母对麦子的学业很看重,期待她能够在高考一鸣惊人,考去沿海城市的名校。可饶是麦子在最后一年里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高考的成绩依旧不是很理想。
她被录取到了本地的一所还算不错的高校,专业是近年来热门的金融。
高中毕业的暑假,在大家为了终于的解脱而放松玩乐的时候,麦子却下定了决心要出国。
她一个人背包去了美国和英国,参观了几所她一直很感兴趣的学校,最终决定去英国。
“听说英国人很排外,而且很难留下来。”周围的朋友都为她突然的决定感到不解,“你不是已经被X大录取了吗,留在家乡不好吗?”
“我知道。可我喜欢那里。这就是我现在想要的。”
那个时候的麦子,眼睛里闪烁着他们从没见过的光芒。她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激动,充满期待。
过了不到半年,麦子成功拿到了英国一所仅次于牛津剑桥的名校的offer。这也让一直以来对她出国的决定颇有微词的麦家父母松了一口气,算是也满足了他们的一个心愿。至于麦子的专业,他们终于没有再提意见。
——反正不论她念什么专业,毕了业回国上班都没什么影响。只要文凭好看就行。
他们哪里知道,麦子这一走,就是整整七年。
2.
英国的生活当然没有麦子想象的简单。她最初住在昂贵的学生宿舍,三个月后便受不了整天在房间开派对的室友搬了出去。为了省钱选择了一栋虽然离学校不远但是古旧得摇摇欲坠的老式公寓。三层公寓像是被压扁了一样,只有一扇窄得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大门,走在里面的时候脚下的木地板嘎吱嘎吱作响,头顶的吊灯华美却总透着一股诡异的朦胧美,独独那一扇扇漂亮的彩绘玻璃让麦子爱上了这里。几乎没有犹豫片刻便决定搬到这里。
麦子的室友是一个印度女孩沙夏。念的是数学系,却并不像个普通意义上的书呆子。每个周六,沙夏都会早早起来做咖喱。平时闻起来奇奇怪怪的各种香料以合适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下锅,加入蔬菜和肉类,立刻变成人间美味。
麦子说,她每个周六都是被咖喱香醒的。
镜头这头的我看她笑得容光焕发的样子,咬牙切齿地指着自己几天没睡的黑眼圈:“你确定你一定要在大半夜和一个连续几天没有好好睡过觉没有吃过一顿热饭的人这么炫耀吗!?”
麦子举起手中的啤酒冲着镜头晃了晃:“乖,干了这一杯,快去睡个好觉吧。”
关了视频通话,我收到麦子发来的消息:
“我只想告诉你,我过得很好。不要担心。”
麦子念的是机械工程,本科毕业之后因为教授的赏识,顺利拿着全额奖学金进入了研究生院。她的社交网路账户上几乎每天都会发一张照片。有时候是教室里写满不明字符的黑板,有时候是河边一只懒洋洋的天鹅,有时候是她对着阳光大笑的样子。她爱上了运动,每周会在健身房花费掉仅有的休息时间。她的皮肤晒成了古铜色,看起来健康却不失漂亮。
正如麦子所说的,她过得很好。
就像她计划的一样。
3.
两年前的冬天麦子回国了。带着她的硕士学位和两大件超重的行李。
虽然对英国有千般不舍,麦子还是为了不肯离开故乡的父母回来了。
做着一份稳定普通的工作,每天回家陪父母吃晚饭,周末和中学时代的朋友们聚会……
好像画了一个圆。以为自己走了很远很远,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回到家乡的麦子,对这片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故土开始感到不适应
她看不惯每天赶公车的时候总是插队的人,看不惯在服务客人的时候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甩脸色的服务生,看不惯自己再怎么努力工作周围的人永远都只会说她是走后门进来的,还有最糟糕的是,她看不惯自己成为了父母眼中只会“贬值”的剩女。
麦子二十五岁了。没有男朋友,也没有前男友。
相亲的时候对方一听她在国外待了七年之久,大多一副了然的表情:“在国外念书很轻松吧?”
“不,我感觉自己像是念了八年高三。”
交换联系方式之后看到她朋友圈里看起来非常“精彩”的私生活,接下来的话题往往就是:
“你有过几个男朋友?”
“你们在国外,一定都很开放吧?”
“你肯定不是处了吧?”
即使听到她从未交往过男朋友,气氛却并不会往更好的方向扭转:
“什么?你都二十五岁了还没交过男朋友?骗人的吧你!”
“你不是……有什么问题吧?听说英国同性恋挺多的。”
“你真的没问题吗?”
麦子不想搞砸了父母的好意。可是人的底线是触碰不得的。
她觉得,自己回家的这个决定,实在是糟透了。
她果然不该回来的。
4.
麦子决定技术移民去加拿大。机械工程的人才本就是西方国家需要的,她的学历和经历都不是问题。只是,她必须要去学法语。
因为除了法语区的魁北克省,彼时加拿大英语区的省都暂停了移民计划。
她于是开始每天抽出两个小时学习法语,瞒着父母。
她想,等自己的身份下来了,再帮父母办一个十年往返的探亲签证,他们一定也不会反对的。
她相信这个计划一定和过去一样完美无缺。
直到麦子遇到阿莫。
他们相识在朋友的婚礼。因为都是新郎的同学所以被安排到了一桌。麦子是新郎的高中同学,阿莫是新郎的发小。两个人交谈之后才发现竟然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同校同年级不同班。
“你那时候是不是长得特胖啊,不然我怎么会完全对你没印象呢?”麦子喝了酒之后话也多了起来,和阿莫凑在一起说着两个人可能有过的交集。
“有可能。”阿莫认真地想了想,“说不定我还跟你表过白,不过你觉得太伤面子所以就失忆了。”
“去你的,你表过白的肯定是陶静,我那时候就是个小透明,又土又矮,哪有人注意得到!”
“陶静那样的像个瓷娃娃,一碰就碎。我可看不上。”阿莫凑到麦子耳边轻声说,“那时候喜欢陶静的,是今天的新郎官。”
共同的朋友,同校的回忆,让麦子很快和阿莫熟悉了起来。
两周之后两个人宣布在一起,朋友圈里共同的好友都傻了眼。只觉得八竿子打不着的俩人竟然好了,这……想不通啊!
新婚的某位同学自然站出来解释了一通,表示自己是半个媒人,还要求麦子和阿莫结婚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当主婚人。
我却迟迟没有送上祝福。
“麦子,阿莫也要去加拿大吗?”
“不,他已经在这边工作了三年多了,没有打算离开。”
“那你……”
“我也不去了。”
麦子放弃了她的移民计划,在三个月之后和阿莫结婚了。我作为伴娘去了他们的婚礼。也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阿莫:个子不算高,中等身材,笑起来的时候有些憨憨的。看向麦子的眼神中却是满满的爱意。
原来,麦子喜欢的人是这样的。
5.
我突然想起七年前麦子第一次在英国和我视频通话时候的模样。
她那个时候穿着灰色的帽衫,头发乱糟糟的,书桌上是摊开的教材和笔记,旁边放着提神的浓茶和糕点。生活很难,可她在努力接近自己的目标。她没有脱离自己的计划。
她现在穿着洁白的婚纱,面纱遮住了她精致的妆容,和阿莫并肩站在宾客面前,笑容还是和那些年一样张扬而快乐。
宣誓的时候,阿莫认真地说:“我毁了你的计划,对不起。”
“没关系。”麦子笑着吻上她的新婚丈夫,“因为我最后的计划,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