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夜的火车上,又神经病似的把班里同学的空间和留言板又看了一遍。想起昨晚,又或可以说是今早,与室友彻夜的谈话,用点名的顺序说起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只有在这样的时候,静下来的时候,在不断前进的交通工具上,才会意识到将要离开越来越远。送走焦杰时,拥抱的时候她说加油,我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但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我自己都差点信以为真了。莫愁前路无知己,人生何处不相逢。也许相逢的是另外一个人,但只要曾经拥有过这些记忆,就足够了。该学会知足,学会感恩。剩下的,且交付与时间,相信短暂的别离,迎来的是更好的我们,更为长久的相聚。
有时候都觉得是不是喝了太多的鸡汤,不然为何自己都觉得“恩,好有道理啊”,可是当下要怎么过?要怎么能够不难过,不去想念,不去不哭,再也无法那样失态在电话里,在面对面的交谈中,就算是喝醉,也再也哭不出来。从昨天,到今天,两天之内说的话,感觉比一生都要说的多,或许是因为谈话的内容如此宽阔,自己,父母,他人,过去,现在,将来,在时间与空间上,如此地宽广。
明明没有喝酒的我,却为何微醺了一次又一次。在KTV唱歌,那样用力的嘶吼,用力告别。那样地失态。回头想想的时候会觉得难为情,可又想着如果因此,再多聚一次,还可以再上一堂课,再看看金捷凯上台讲PPT,再在一起出去一次,再看一眼,就好了。那么好,那样好的时光,此后不会再有了。那句“高中时老师说要好好努力,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后来工作了才明白,原来老师说的是真的”。不胜枚举。
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停止书写,停止写自己的那些情绪与细微的感受。写好以后并不能做到放下,只是一次次地又提醒自己,别人的评论,一开始还能够走心回复,后来好像就感觉是在消费自己,消费情感,这样的亦步亦趋,这样的小心翼翼,觉得他人对自己总怀有莫名的恶意,实则是真的思考太多,而既然要写,就要思考。就要把血淋淋的回忆重新撕开,像解剖尸体一样条分缕析,脉络分明,然后再微笑着和别人说没事,经历多了,就没事了。
更多的时候是选择缄默。沉默,沉默,沉默是白天的自己。而到了夜晚,就变成了喋喋不休,不是对自己,就是对他人。更多的时候是和自己对话,用儒家关于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知道应该怎么样。那样的日子,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我如此固执的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觉得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人事物,都不敢去接近。怕,怕这份喜欢,怕这份接触,会破坏,太过于接近,压抑于心的情感可以被那样轻易讲出,就会觉得自己如此轻浮。怎么那样傻,美,也是需要旁观者,需要赞美,而赞美本身,也是一种美。
我总说焦杰一副看透世情百态的模样,总是泼冷水,没有说出口的是那句“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了自己才知道”也是出自她口。确实如此,确实成功了是运气,失败了,是经历。而有一个人在前面能够指导自己,给自己批评与建议又是如此重要。只是一方面,厌烦同龄人好为人师,另一方面,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人的生活圈子,很难找到一个与自己旗鼓相当,或者更幸运的,是比自己先经历过,并且有所建树,才具有足够的发言权。
可是太难了,所以何谓知古鉴今,什么叫做读史使人明智,伟大的作品中启迪人心的部分至今犹存,谁说读书无用,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二者,本就相辅相成。
毕业了,还是要读书,最好还要有些目标和追求,挺好。
旧时明月
2017-6-29凌晨写在去往北京的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