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朋友圈被刷屏,36氪的那篇《人到中年 职场半坡》不仅在朋友圈里,很多微信群里也在讨论。恰好上午在跟一个在36工作的简书作者沟通,我说这篇文章又抓住了中年人群/中产阶级的G点,挑逗了一番。
这个群体,也就是文中说的,大约在年龄35岁-45岁中间的群体,时常被挑弄到G点,媒体经常用的手段或者说是工具包括,房价,学区房,孩子升学,养老,大病,兴趣班,每个关键词都能恰好骚动到一批人,这次是职场。
新闻上说,大风降温还有2天才来。
但是很多职场中的人在迈过30岁后,就能感受到职场中的寒意。因为都知道,大风降温不会远了。
这篇文章中的观点不再复述,不过文章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职场中人,年纪大了,打工不再那么适合了,毕竟你的年纪越大,薪水要求越来越高,而可替代性也越来越高,越往上走,职位也越来越少,那怎么办?
你恨不得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而这时候,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作业要拿出时间来辅导,老人生病需要你陪伴,伴侣也需要沟通和交流才能让感情稳定,不至于后院起火。然而你最缺的就是时间。
很多中年人在这个时候,都会爆发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并不是一个新词,若干年前,大约是高中或者是大学的时候,看一些国内作家的作品,就写到这种情况,其时还完全不能理解,从一个学生的角度看,中年人是最好的状态,有年龄有阅历有资产,生活可能是打个高尔夫泡着餐馆咖啡馆,谈着几千万几个亿的生意,只有羡慕的份,怎么会有中年危机?而对于没有那么成功的小市民来说,蝇营狗苟,为了生存而苟且,哪顾得上什么中年危机?
昨天中午看了一半 韩 国 电 影 出租车 SIJI,因为这个片子特殊,且只看了一段,一样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无奈,人设是一个有孩子的中年出租司机,租住在房东半地下的房间里,已经4个月没有交房租,为了交房租抢了一单外国人的生意,故事由此展开。只看开头,这也是一个中年危机的故事。
回头这篇文章,我们当下的年代,之所以爆发中年危机,还是因为处在一个不断变换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学得一个词叫财务自由,所以因为财务还不自由而焦虑。我们处在的这个国家,从80年代初还是在近乎农业社会的原始状态下,快速迭代到工业社会,甚至在工业社会都还没有适应的情况下,我们已经身处信息社会时代了。而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群体都还打着深深的农业社会时代的烙印。我们的文化割裂着。
我们该如何去应付这快速变化的世界?让自己的收入跟得上房价的涨幅,让自己的灵魂跟得上快速变化的节奏,让自己的孩子跟上全世界孩子的童年?太难了。所以焦虑,中年危机。
早上那篇文章最后用张思宏的案例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然额这个因为一篇写乐视和亚马逊文章爆红的职业经理人,虽然看上去应对的不错,经验却难以大规模复制。毕竟每个人要面对的职场都不相同。
去年,前同事问我为什么跑马拉松,我半开玩笑的说,因为中年危机。跑步或者可以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让你更有动力去解决职场和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却不是大力丸包治百病。还是需要每个人打起精神,学习,应对这变化的世界。
大风降温虽然2天就来,好处是我们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