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里,有两个家庭,宝宝都是4、5岁的男孩,一家父母两个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可是宝宝却非常淘气充满冒险精神,宝妈经常埋怨,要是宝宝乖巧一点就好了;另一个家庭父母都是外向的生意人,可是宝宝却特别乖巧安静,妈妈老是念叨,宝宝为什么不能像别家的小男孩活泼调皮一点呢!
经常有专家告诉我们:孩子长成什么样主要取决于父母;只要教子有方,就能培养出好孩子。如果你不那么走运,孩子的性格就可能跟你的期望和个人风格相反。那样的话,你就要学习一些特殊的技巧,帮助孩子尽可能地朝着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让自己平稳地度过育儿期,不至于对宝宝丧失信心。
首先,你必须接受孩子天生的特点。在塑造孩子的个性方面,虽然作为家长你比任何人都更有影响力,但是你也无法完全掌控。孩子需要那种被人真正接纳的感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和父母一起努力,越来越好地控制自己。
如果面前的孩子不是你想要的那样,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它就可能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主要的问题根源。
父母不可能预定一个自己最想要的宝宝,比方说,如果你的孩子数学不太好、协调能力稍差,或者儿子性格懦弱,你对此感到非常失望,所以就投入大量时间想把孩子改变成一种与他本人不同的类型,其实很多时候宝宝并不具备变成那种人的先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敢保证你和孩子一定会出问题。
相反,如果你能够慢慢地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所希望他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你们共同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幸福。
你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吗?简单来说是既可以,也不可以。专家们现在认为,人的智力水平大约有一半是由基因决定的,另一半则由其他因素决定,比如营养、疾病以及其他的不利因素,当然还有成长经历。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那种能通过标准测试进行评估的智商,比如人际关系智商,包括理解他人,做一个好听众的能力,运动智商和音乐智商。这些智商几乎也同时由基因和经历决定。
人的基因为大脑的发育提供了一份大致的蓝图,而大脑结构的细节则由个人经历填补完整。基因会指挥着神经细胞移动到大脑的不同区域,并且确定了把大脑不同区域相互连接的主干道。
基因影响着一个人接受某种知识或者技能的速度,所以不同的人掌握相同的东西就会有难有易。所从说,基因决定着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才能,比如,让他成为一个“数字天才”或者成为一个“公关能手”。
基因还限定着一个孩子可能获得成就的大小。比如踢足球,如果给孩子足够的练习和指导,他能学会踢足球吗?可能性很大。但是,要让他变成一个出色的球员,谁也不敢肯定一定会有个辉煌的将来。
聪明的父母不仅仅会帮助孩子发掘和培养自身的才能,更会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局限,这种局限也应该得到尊重。学习固然可以改变大脑的物理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或应该通过持续不断的刺激和教育去创造一个神童。
当孩子觉得高兴、放松、精力集中并且主动参与的时候,学习才会表现出最佳的效果。如果他被冷漠、排斥和不近人情的气氛压抑着,那样的学习就是行不通的。在婴儿的教育方面,识字卡片的作用其实是微乎其微的。那种能使婴儿得到真正享受的经历才是最有用的。
要想让宝宝从中受益,这种经历就一定要对他有意义。当孩子微笑、大笑、自言自语或者瞪着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时候,你就能知道某种体验对他是有意义的。小宝宝并不明白父母在说什么,但是,有人跟他们说话对他们来讲的确意义重大!
培养精神健康宝宝的唯一诀窍就是,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充满爱、相互支持和彼此尊重的关系。爱意味着你首先要接受孩子。他是一个优秀但并不完美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强项与弱点,都有天赋和不足。
有些宝宝天生安静,惹人怜爱,有些宝宝则喜欢吵闹,具有冒险精神。爱孩子就意味接受他的天性,而不是让孩子做出改变来符合你的愿望。爱的另一个含义是想办法分享快乐和幸福,可以是互相胳肢,逗彼此开心,也可以是一起看画册,或者在公园里散步,简单地聊些不同的话题。
孩子不一定需要一整天做这些事,但他们确实需要每天都有一段与人共享的快乐时光。孩子们当然还有其他的需要。理解这些需要并且做出承诺,表示你会尽量满足他们,这就是对宝宝给予支持的天性与培养的全部含义。
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