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有几个高中的小伙伴是怎么关注到我的。端午节假期,有一个小学弟,私信说,马上就要高考了,有点焦虑。他的头像是西电的校徽,我看到后倍感亲切,这是队长学校的小迷弟,打算和女朋友一起去西安。
今天距离高考还有两天,如果还和往常一样,现在五中应该会给几天自由时间作为高考前的休整。如果,你也是这千万大军同过独木桥的一员,而你又看到了这篇文章,首先,我想批评拿着手机的你两句,然后,再无力地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自从我们走进高中的那一刻起,高考就已被提上日程。它屡次被父母和各科老师提及,它让我们对未来有了些许模糊的计划,它就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马拉松终点,让我们为此焦虑,又让我们有那么一点点期望,希望它早一点抵达。
黑板上高考倒计时的数字就像是为我们呐喊助威的拉拉队,目睹了我们的信心满满和我们的焦虑不安,目睹了反复无常、莫名其妙的我们。等到某一天,逐天减小的数字,终于变成了一个醒目的“0”,这趟千军同行的长途马拉松,我们踽踽独行地终于要抵达终点,而我们所坚持的一切,就是最美的答卷。
如果此时,你焦虑不安,想要踏实的抓住未来却手脚无力,担忧烦躁。
如果此时,你轻松自在,淡定自若,吃饭睡觉与平常无异。
没关系。
这都是大考前的常态,不要因为自己的无力感而焦虑,也不要因为自己的轻松而不安。好好吃饭,安心睡觉,准备好材料,找好考场,剩下的就是静下心,等待稳稳的跨过终点。
五年前,我也是挥刀执抢争过独木桥的千万分之一。现在再回想高三那年,或者提起“高三”,会觉得那是一段艰辛的时光,一定漫长难耐。而身处其中的我,当时却并不觉得。
每天,五点四十起床,简单洗漱之后,六点左右进教室早读,特别自觉。到饭点之后,走读的同学帮忙去校外带饭,一杯粥,两个包子或者一个饼,十分钟解决,打完热水,就又开始了埋头学习的一天。体贴的数学老师,要求我们人手一个冰枕,为了让我们在中午能够舒服的小睡一会儿。课间十分钟,教室里也少有嬉笑声,有同学在继续算没算完的数学题,有同学趴在座位上简短的休息,也有同学在教室外的栏杆边发呆闲聊。到了晚上九点多,晚自习下课,会有很多同学相伴去操场跑步,一天积攒的烦躁与焦虑,随着汗液烟消云散。
有很多同学到了高三,会在学校周围租间小屋,只是为了晚上能够随意的熬夜,多一点自由学习的时间。我们继续留宿的同学,放学之后,也会在教室多待一个小时,有时候,躲在被窝,还会撑着手电偷看一会儿书。每一天都是这样周而复始,只有黑板上的数字不时地提醒我们,这么快又过了一天。那段时光,就像温而不沸的白开水,味道简单平淡,却满蓄力量。
高三这杯简单的白开水,就像一只灵敏的放大镜,我们心里的一点点酸甜苦辣都被无限放大。我们会因为老师的一个小口误而笑得停不下来,虽然有时候我们并不觉得有多好笑,可能只是觉得这样的大笑很难得,不想错过。我们会因为自己的一个小错误而苦恼焦虑,会因为同桌的唉声叹气而烦躁郁闷,会因为简单的题只有自己做错而怀疑人生,也会因为朋友暖心的小举动而感动不已。
高三,放大了我们内心的每一点小情绪,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敏感的小刺猬,我们缩在自己的角落里小心前行,虽然教室里被各种卷子和辅导教材堆得满满当当,虽然明明有千军万马与我们同行,我们却依然会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教室的后边贴着多次考试的年级成绩和排名,我们总是喜欢站在那里,定定地看,仔细地比较。我们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考试中的些许运气,都被一点一点量化。我们斤斤计较着哪些是不该丢的分数,哪些是下次应该达到的目标,认真的抄下,贴在自己抬头可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要加油。
有时候,我们也会自暴自弃,恨那让人理不清头绪的电磁场,恨怎么也学不会的数学,最恨那个不争气的自己。真想管他三七二十一,把卷子撕得稀巴烂,赌气再也不学这烦人的数学。可是,回头一想,比起那抓不住未来的无力感,还是觉得埋头算题来的实在。我们挥刀执抢,不停的自我否定,又学着自我安慰,向前走的每一步,都艰难而又有力。
我是一个记性很差的人,不管是背古文,还是背英语词组,我总是背得特别慢,还忘得特别快。所以,每次早读,我都要用力的读出声,恨不得让声音穿过耳朵用力地刻在脑子里,可是好像并没有多少用。我曾被英语老师点名到黑板上默写生词,把“environment”默写错误被老师批评,也曾在语文课堂上被老师提问背古文背不完整而被惩罚单独给老师背诵。这样的小挫折,在当时就像是洪水猛兽,为此我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恨自己怎么那么笨,却又苦恼怎样才能不那么笨。五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environment”我少默的字母“n”,还记得那天在黑板前局促不安的自己。
回想高三那段时光,依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紧张感,会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心悸和不安。不过,说起高考,我却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一直自卑胆怯的我,在高考前,却很淡定。说来也巧,全市那么多考点和考场,我和队长却偏偏被分到了同一个考点同一个考场,我的座位在他的斜前方。现在回想高考两天,没有因为焦虑失眠,也记不得自己到底考的怎么样,只记得我们两个一起去考场,考完一起去吃饭,一起在教室复习。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高考的时候,我的语文作文不写跑题,或者多做对一个选择题,又或者,我和很多勇敢的同学一样选择再复读一年,那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我会遇到不同的人,我会有不同的故事,我会有不同的经历?
曾经看到有句话说,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深以为然。仅因为高考成绩而从此人生灰暗的同学,好像并没有。我一个朋友,高考失常,但现在在天津大学读研。还有一个朋友,同样高考意外,现在和初恋结婚,日子幸福。也有朋友,好不容易和男朋友考到了同一个城市,但是,两人依然分手。还有,我和队长,现在还在为早日结束异地而努力。
你看,高考就像是一次重新洗牌,它打乱顺利,重新排列组合。我们拿到手后,不管好烂,并不是可以高枕无忧。高考只是我们人生马拉松中的一个小小的节点,并不能决定我们人生幸福与否。高考之后才是真正的人生,我们依然要继续前行。
动画《马男波·杰克》里提到了一个“冻龄”的概念:“冻龄点就是你停止成长的那一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冻龄点可能就是你步入婚姻殿堂,开始安居乐业那一刻。我一直觉得,我的冻龄点可能就在18岁那年,那年我遇到了队长,那年我高三,那年我身边的朋友都很真。他们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很多年以后,哪怕等我头发花白,他们依然会是我心底最明朗的记忆。
忘了说了,其实,我也是高考失利的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