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老师非常苦恼,她接手了一个全级最差的班,学习差、纪律差、习惯差……最头疼的就是每个老师进课堂都要花很久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才能让这个班安静下来。据说前任班主任的咆哮都没啥用,还拍断了好几把三角尺。
她问我,咋办?
我教了她三板斧,居然一下子就搞定了课前安静问题。
第一板斧:以静制动。进教室后安静的站在讲台上,一声不吭。能够这么吵闹的班级,用呵斥或大喊“安静”几乎无效。一个老师走进来啥也不说定定站在讲台上,反倒能引起一部分孩子的注意。
第二板斧:观察锁定。用温和而犀利的眼神扫射全班,迅速锁定最吵闹的方位、最张扬的孩子。在扫射的过程里已经就有孩子们狐疑的眼神掠过啦。
第三板斧:擒贼先擒王。慢慢走到最吵吵孩子的身边,微微笑的盯着他(她)直到他(她)不说话为止,相信此刻他(她)一定心里发毛,他(她)一停下来你就赶紧大声的微笑着对全班说“哟,声音最大的某某同学已经迅速的安静了,让我们给无需提醒知过即改的他最热烈的掌声吧……”掌声中,这个孩子应该会不好意思啦,然后你就语重心长的请求“下节课开始,每节课课前你都负责帮助老师让教室安静下来可以吗?”注意眼神的真诚与信任!
当然,后续的工作就是与孩子王沟通,让孩子王成为你管班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结果这个年轻人惊喜的告诉我,班上每节课课前都很安静,起初科任老师们颇有些不习惯,后来沉醉在这份课前的安静中不能自拔,这孩子也逐步成为她的老铁,哈哈!
回顾我这三板斧,看似简单却效果奇佳,原因就在于整个过程暗含了班级管理中常用的心理学原理及育人攻心法。
一开始的策略是“响鼓不用重锤敲——无声效应”。能言是银,沉默是金。当这个班课前的吵嚷已经成为常态的时候,老师的呵斥大喊“安静—”也成为常态时,再用语言的训斥几乎是无效的,此刻转变思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声效应”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咦,这个老师不管我们吗?”或者思量“呀,老师没呵斥我们,我们也别吵了吧…”此刻,您的沉默就是一种期许和信任。
然后趁势突围运用三十六计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第十计““绵里藏针”(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紧跟着用“关注的力量—霍桑效应”及“皮格马利翁效应”引导、激励、暗示来赋予孩子王正向的力量:于是这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的系列措施整合发挥出巨大的能效,一举攻城攻心,收复失地!
怎么样,你也想试一试吧……
多读书,善琢磨,你也会在处理棘手问题时火花四射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