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通了菉和箓,便想这在当年是草色还是竹色。因为“绿竹猗猗”的美好,便私下偏心是竹子。
可是,“箓”字最早与“簿籍”相关,用字学的常规推断,当是取“记录于竹片”之意,与“菉”的构字逻辑是两向的。
然而,对“菉”的解释中有 “菉似竹,高五六尺,淇水侧人谓之菉竹。” 似乎又在暗示着 “箓” 字某种最原始与竹相关的含义可能遗失。
去年十月二十七写过在村里学习杂草,其中提到了 “荩草”,而 “菉,即荩草。” 在二十六日发的小视频里刚好拍到了。
荩草在水边,常与芦苇一起构成了萧瑟苍凉的旷野,从未曾想到《诗经》中 “猗猗” 所要呈现的繁茂柔美的样子。但是,回想起她的样子,若有诗中波光粼粼的江水相伴,应该是会摇曳生姿吧。
唐 李翱写过:“ 进荩言而不信兮,退远去而不获。” 此荩虽非彼荩,最后的画面却是海阔天空。他的另外一句诗有名: “云在青天水在瓶”,似乎颇类禅语,可是他独尊儒术,连佛教也不容。
从一个点漫无目的地游走,学习与记录,是一种很有趣的放松,彷佛置身于自然的描绘,可以无限细致地观察,而终究不必全然显现。
喜欢下面这个景象,那些参差的绿色,可以在其中呼吸,也许就从一片闪烁的绿叶开始,交错着不同程度的微观与宏观的感受,然后一一落位。[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