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游戏力课程,转眼就结束了。两天里,唤起了非常多的童年时光,也唤醒了体内的游戏细胞。
没想到,玩还有这么多学问。怎么设计游戏,怎么实施游戏,怎么看懂孩子的游戏,怎么用游戏帮助我们和孩子联结,怎么用游戏疗愈孩子和我们的内在小孩。那些原本看起来傻傻笨笨的游戏,却有这么这么神奇的力量。
在课上,子歆老师的讲“孩子是天生的游戏师”,这不断勾起我的回忆——儿子住院回家后玩了很久的“医生病人”的游戏,儿子怕上幼儿园不断重复玩“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游戏……所有的这些,都是他在释放自己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他没能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情绪,都在游戏中一一讲给我听。可是,那时的我却不能完全读懂他的潜台词。
不过,现在好啦!我明白了他过去行为的含义,也会更加了解他未来行为的意义。就像刚上完课回来,围棋班的老师就私信我说孩子最近上课态度不认真,经过我的了解,我判断:最近作业越来越多,孩子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他需要有玩的时间。所以在课外兴趣班上,有熟悉的小伙伴,他就会忽略上课学习的内容,就想着玩。所以,要改变这种状态,不能靠说教,也不能威逼利诱。最好的办法,就是逮着空就陪他玩,只有这样,满足了孩子天性的那部分需求,才能让他自觉自愿自律地投入到除玩以外的学习当中去。
课上,还了解到,发展智商情商这商那商,不是只有在教室里学知识这唯一一条路,就是简简单单的游戏,甚至是看起来呆萌呆萌的游戏,都在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着我们的孩子。游戏培养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堆砌,它使人性和人的本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带着笑容向前发展。
原本,我是觉得自己游戏能力比较差的,有一些点子,却缺乏执行力和热情。没想到,在课程结束时,我却收获了身旁同学的点赞,她说我太会玩了。
这真的要感谢子歆老师,是她唤醒这一群妈妈的游戏细胞,不但教给我们游戏的方法,还有很多心法的传授。我相信,以后欢声笑语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