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苗
整理完【美】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的读书笔记,我被这部小说深深触动,感动到泪流满面。
文中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
“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主人公阿米尔的父亲喜欢足球、骑马、比武等运动,而阿米尔少爷只有一个爱好,便是待在家里,埋首书案。
父亲希望儿子像他一样喜欢各类激烈刺激的运动。当看到儿子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时,父亲丧气中略带愤怒的说:“儿子整天埋在书堆里,在家里晃悠,像梦游一样,他的身上肯定缺了某些东西。”
父亲的的好友拉辛汗告诉他:“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阿米尔的胆小怯懦经常让他的父亲发狂:“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
拉辛汗却告诉他:“你只消让他找到自己的路。”
最后,阿米尔成为了一伟大的作家。
看完这个故事你一定也有所感触。
对,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五颜六色的,但每一份色彩都应该是他们亲手涂上去的,父母应该帮他们涂上他们喜欢的颜色,而不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选择自身爱好的权利和能力,而作为父母和老师的我们,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去引导他们,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决定。
一次在杂货店买东西,呼啦进来三四个大人带着三四个孩子,一位大人说要给小姑娘(目测六七岁的样子)买包包,小姑娘特别开心的说:“我要粉红色的!”
她妈妈说:“粉红色多不耐脏啊,蓝色或黑色的好。”
然后她爸爸在旁边帮腔:“黑色才好看呢,你看多好看。”
然后小姑娘就说:“可是我还是喜欢粉红色呀,要是黑色的话我就不要了。”
然后她爸妈就说,给你买你还摆上了,说着拿着黑色的包包就去付钱了。
小姑娘站在他们身后开始默默流眼泪。
另外几个大人开始“安慰”她,都给你买了怎么还哭呀!这不给你买了嘛你哭啥呀这孩子?另外几个孩子,也在一边安慰小姑娘,黑色也很好看呀,你不要哭了呀。
看到小姑娘委屈的模样,我很心疼,她多么像我们小的时候。
父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而且强制性的替孩子做决定,不去尊重孩子的喜好和选择,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硬生生的给孩子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还要求孩子满心欢喜的接受,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迷失方向,很难找回那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我即将两岁的儿子,性格乖张,疯癫中带着腼腆,不喜欢在外人面前多说话。有时在别人拿走他的玩具时,毫不客气的长大嘴巴大声吼道:“这是我的,还给我。”但有时又非常胆小,遇到别人大声说话都会躲在我身后,眼圈泛红。
一天在和孩子爸爸商量,孩子长大点应该学哪些特长,以后成长的过程要规划什么。
我说,孩子不爱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又有点胆小,过两年可以让他去学播音主持,弥补他的这些弱点。但是,具体还要看他喜不喜欢,我们只能去引导他,不能强制性的做决定。
孩子爸爸说,让孩子去学跆拳道。长大就让他去当兵,当兵好!
我告诉他,不要用自己的喜好去给孩子的人生做选择,做决定。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喜好,性格的优点和弱点,适时的去帮助他,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真正发挥自身的优点,弥补弱点。
身边像我们这样为孩子做决定,做选择的父母太多太多。经常听到一些高考生,填志愿是父母帮忙选择的学校和专业。
“学医好,选医学专业。”“当老师好,选师范学校。”“别选冷门专业,毕业后不好就业。”……
很多父母都是根据自己的看法和喜好,在帮孩子选择未来的人生。但是,你选择的你觉得好的道路,不一定就真正适合你的孩子。
不要把你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不要等着让孩子来实现你自己的愿望。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让孩子在规则中找到自己的路,留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尽情的成长和发展。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能给他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
我觉得,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除了不要擅自帮孩子做决定以外,还应该做到这几点:
1.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思想,引导他们做正确的决定。
2.不去嘲笑孩子。
即使孩子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要去嘲笑他们,打击他们,不要用自己的思维要求他们,而是多倾听他们想法,了解他们的想法。
3.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他们不喜欢的才艺。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多才多艺,经常会做主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其实,如果真的想让孩子学文艺特长,可以仔细观察孩子,然后再选择一种适合孩子性情和喜好的才艺。千万不要让孩子接触太多,或者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做只会破坏孩子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不要在孩子的人生扉页上,擅自涂上你喜欢的色彩,因为孩子毕竟不是图画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