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第三次前往亭溪岭古道,因为古道边的第五亭。
亭溪岭古道,位于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从宁裘线路口的周夹岙村,经亭溪岭古道,登山而上,再经松石岭古道,返回宁裘线。
亭溪岭和松石岭,两条古道形成了环线,是宁波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鹅卵石铺成的亭溪岭古道,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自唐代开始,亭溪岭古道就是鄞东南的交通要道,往东可通咸祥、大嵩,渡象山港至丹城石浦;往南,过横溪,大岙,可至奉化白杜和裘村;往西,乘横溪航船,可至宁波城区。
亭溪岭山巅,有一块立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重修亭溪岭路碑》,碑文记载,“亭溪岭鄞奉象三邑通衢,绵亘十余里,往来行人日夜不绝。”
亭溪岭之名,因为岭之侧有溪,古道边有亭,故名亭溪岭。
从亭溪岭山脚的石牌楼进入古道,大约两百米,就可以看到一个亭子,名叫“第五亭”。
亭子其貌不扬,我此前已经两次登临亭溪岭古道,和其他游人一样,都忽视了“第五亭”的存在。
年前得知第五亭背后的慈善故事后,因此有了亭溪岭古道的第三次之行。
曾经有口皆碑的慈善故事,但是现在鲜为人知。
故事先从亭子的名字说起,为什么叫“第五亭”呢?
第五亭,并不是亭溪岭的第五座亭子,而是捐建者陈磬裁捐建的第五座亭子,因此而名“第五亭”。
那么,捐建者陈磬裁,何许人也?
陈磬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陈鑑桥村人,生于1874年,逝于1958年,早年到上海打工当学徒,后来学做生意,以水泥和建筑业致富,人称“水泥大王”。
陈磬裁致富不忘家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在家乡捐建了“十桥十亭”,其大功大德,当时在乡邻之间,有口皆碑。
陈磬裁,被公认为是“宁波帮”早期人物的杰出代表。
陈磬裁在家乡捐建了十座桥和十个亭子,亭溪岭古道边的亭子,就是其捐建的第五个亭子,故名“第五亭”。
墙壁上有人用红色油漆书写“民国九年建”,从陈磬裁捐建的其他桥亭时间推算,民国九年修建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
亭子墙壁上有黑色字体,“民国十六年丁卯秋陈磬裁建,癸巳秋月甬上信女夏氏重修。”
由此可知,第五亭始建于1927年,1953年夏氏信女重修。
第五亭上的对联颇有意思。
“到处云山到处佛,当方土地当方灵。”
“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
那么,陈磬裁捐建的十个亭子中,除了第五亭,现在还有哪些亭子存在呢?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任新村任家横自然村的黄昏晨桥的北端,有一个亭子,亭额书:“第四亭”,这个亭子就是陈磬裁捐建的第四个亭子。
第四亭和第五亭,外貌极其相似。
陈磬裁捐建的十个亭子,现在已经发现的,只有这第四亭和第五亭存在了,其他的亭子已经覆没于岁月变迁之中。
那么,陈磬裁捐建的十座桥,现状又是如何呢?
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任新村任家横自然村的黄昏晨桥,就是陈磬裁捐建的第十座桥。
黄昏晨桥,建于1931年,桥长约22米,宽2.5米,为二墩三孔拱形全框架钢筋混凝土桥,桥上有“第十桥”和“陈磬裁建”的落款。
黄昏晨桥被专家誉为:“古代石结构建筑过渡到民国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宁波市塘溪镇梅溪水库中,有一座被淹没的水泥梁桥,名叫磬裁桥,这座桥就是陈磬裁捐建的第三座桥,因此又名“第三桥”。
陈磬裁捐献三千元大洋修建的第三桥,1921年12月动工,1922年6月完工,当时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大嵩地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
当时造桥所用的桶装水泥,用船装载到大嵩江口的老鼠山码头,再由人力运送到童村。
村人为了感谢陈磬裁的善举,就把这座钢筋混凝土大桥命名为“磬裁桥”。
九十年代梅溪水库建成后,磬裁桥被淹于水下,有在水量较少时,桥拱才部分露出水面,让我们知道,它依然存在。
路边有宁波市鄞州区文保部门立的石碑,碑刻:“水下磬裁桥”,是鄞州区的文物保护点。
陈磬裁捐建的十座桥中的其他八座桥,现在已经不知道踪迹何处。
捐建“十桥十亭”的功德,经历了近百年的岁月变迁,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
亭溪岭的第五亭,现有的文字介绍中只字未提陈磬裁的捐建之恩,建议当地这则慈善故事,写进介绍中,以文字记载传承。
文物保护部门,也可以把第五亭,列为文物保护点。
铭记前人功德,弘扬慈善故事,可以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