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杨慎的《升庵诗话》卷一中,写了几个古代的女才子:
女侍中,魏元叉妻也;女学士,孔贵嫔也;女校书,唐薛涛也;女进士,宋女娘林妙玉也;女状元,王蜀黄崇嘏也。
其中的女校书,还有一首唐诗专门写到: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知。”
不过,女校书这个词后来成了敏感词,因为变成才妓的代名词。 被称为女校书的薛涛,在年轻时因家道中落入了乐籍。她(约768~832年)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一、蜀人呼妓为校书 自涛始也
《唐才子传》是元朝辛文房编撰的一本书,说是才子传,其实记录的都是诗人。而且“英雄不问出处”,鱼玄机是个女道士, 薛涛是一名低贱的营妓,也被一视同仁。
据《唐才子传》记载,薛涛之所以得名为女校书,是因为她被举荐任校书郎,虽然没有获准,但是:
“蜀人呼妓为校书,自涛始也”。
于是女校书成了妓女的代名词。明朝王世贞编撰《艳异编》时,把薛涛归入了卷二十七《妓女部》
薛涛父亲叫做薛郧,入蜀为官时,因病而逝,留下了孤女寡母生存艰难。唐德宗贞元年间韦皋镇蜀时,曾招薛涛侍酒赋诗,于是入了乐籍。当年奏请朝廷授恤额套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就是这个韦大人。
从韦皋至李德裕,薛涛历事11任地方长官,经常出入幕府,结交了大量的诗人。她与王播、武元衡、段文昌、李德裕、张籍、刘禹锡、杜牧、张祜、王建、白居易等任均有诗作往还。
其中最密切的可能就是风流才子元稹了。
二、薛涛与元稹
元稹最有名的诗句估计人人尽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五首之一》
元稹又有著名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其一为: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据说这些事都是元稹为了悼念自己的夫人而作,读起来感天动地。
但是在很多传奇小说中,元稹似乎不是那么忠贞不渝的人,更有点像一个今天说的渣男。元稹有一首七言律诗,是写给薛涛的,《寄赠薛涛》,题注中写到:
题注:稹闻西蜀薛涛有辞辩,及为监察使蜀,以御史推鞫,难得见焉。严司空潜知其意,每遣薛往,洎登翰林,以诗寄之。
唐范摅撰《云溪友议》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元稹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有机会去成都,很想见一见薛涛。司空严绶知道元稹的心事,于是经常安排薛涛去见元稹。二人日久生情,在元稹回京时却不敢带着薛涛一起走。
成都出彩笺,薛涛为了作诗喜欢裁成小幅使用,被称为薛涛笺。元稹走后,薛涛曾经寄百余幅松花纸彩笺给元稹,元稹选了一张写了首诗《寄赠薛涛》,诗云: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皇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锦江这个地方真好,能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貌双全的女子。 言语巧妙,诗文精彩。这里用鹦鹉之舌和凤凰毛比喻,巧偷和分得两个动词巧妙。辞客停笔表示叹服,梦刀本是升迁的典故,出自《晋书·王濬传》:
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
益州就是巴蜀之地,老街以为元稹的意思应该是公卿都想到成都来,因为这里有薛涛。
菖蒲花发, 《唐才子传说》,薛涛:“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离别后虽远隔烟水,但是常常记得你门前有有美丽的菖蒲花,天空中有五色祥云。
薛涛也有诗写给元稹,《寄旧诗与元微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下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教男儿。
三、元稹的风流
不过元稹似乎并不是对于爱情那么忠贞的人,据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说:
后廉问浙东,乃有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容华莫比。元赠诗曰............在浙河七年,因醉题东亭。其诗曰:“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余。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卢侍郎简求戏曰:“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谓采春也。《唐诗纪事》
元稹去浙东做官的时候,又认识了唐代四大女诗人的另一位:刘采春。刘采春是个有夫之妇,他跟随丈夫从淮甸来到越州,受到了元稹的赏识。
元稹又赠给了刘采春一首诗(这让我想起了好像有位喜欢送石头的明星,诗人小气,还是明星实在。),诗云: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望夫歌》者,就是《罗唝曲》,喜欢填词的朋友在《钦定词谱》中可以见到这首五言绝句,被当作一首词收录于词谱中了。
啰唝曲 单调二十字,四句两平韵,刘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
计有功挺坏,在下面继续写到:
公先娶京兆韦氏,字蕙丛。韦逝,为诗悼之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诗纪事》
计有功把元稹好好讽刺了一番,是为韦氏打抱不平呢?还是为了薛涛?
四、知女莫若父
薛涛八九岁即知声律,有一天他父亲在院子里指井边梧桐说:“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续成下两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据说:
父愀然久之。
薛涛的父亲为什么不高兴,“愀然久之”呢?
后人讲过一个故事:
元末,建安暨氏女,十岁能诗,人令赋《野花》云:“多情樵牧频簪髻,无主蜂莺任宿房。”识者知后不洁,此即涛父愀然之事,后皆果然。
看到这里多少有点明白了,暨氏女的野花人人采撷,任蜂、鸟随意栖息。薛涛的梧桐树,任由风、鸟往来,这就是薛涛父亲不高兴的原因。
看到这里,忽然想起《唐才子传》写唐朝另一位女诗人李季兰的故事时,也用类似的笔法:
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宋张端义《贵耳集》写黄巢五岁写反诗:
....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巢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巢之父怪,欲击巢.... .....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三个故事异曲同工,都是从主人公小时候做的诗来判断其长大后的行为。诗或许是真的,故事估计都是后人杜撰的。
五、薛涛的五言七律
薛涛当年诗作据说有500多首,可惜传世至今的只有90多首了。 其中五律2首,七律2首。
七律中,除了上面那首《寄旧诗与元微之》外,还有一首《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这首七律颈联失对,另外作者有争议,有人说可能是晚唐韦庄的作品。因为尾联两句令人有“矜荡不尽意”,所以大多偏向于作者是女校书 。清代黄周星编《唐诗快》判断说:
此诗或又作韦庄,然语气颇类女校书,只得求浣花相公奉让。
五律中,有一首是与王播等人雅集时的作品,《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赋早菊》:
西陆行终令,东篱始再阳。绿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
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
王播这个人的故事也挺有趣。他年轻时落魄住在庙里,和尚吃完饭后再打钟不给他饭吃。没想到这个人后来进士及第,竟然一路高升到了宰相。王播得官以后再次路过那个寺庙时,发现自己的题诗竟然被和尚们用纱笼保护了起来。王播感慨万千,写了两首七绝,其中一首写到: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元和十三年(818年),王播受宰相皇甫镈排挤,任剑南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在这里结识了薛涛。
首联写时令,"西陆"指代秋天,薛涛在浣花亭陪着大家欣赏菊花。颔联写菊花之形态:绿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颈联用比兴之法抒情,字面是咏菊,实际是夸人: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尾联不知“惧豺狼”是何意,或者西川靠近吐蕃,有驻边保卫之意,还是继续恭维王播。
另有《酬人雨后玩竹》一首: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雪霜姿,是不畏严寒的姿态。颔联是宽对,夸赞竹子外表高大茂盛,内里却虚心自持。
颈联用了两个与竹子相关的典故,竹林七贤常在一起饮酒赋诗;舜死以后,两个妃子日夜痛哭,泪洒竹林,化为湘妃竹。尾联不太好。
从这两首咏物诗可以看出,用典一定要用和此物相关的典故,其次咏物一定要赋予人格精神。
结束语
薛涛和元稹的感情无疾而终,这种落入乐籍的女子,最好的可能就是给人作妾吧。鱼玄机就是如此,可惜为正妻不容,黯然出家作了女道士。
南宋时的聂胜琼比较幸运,李之问的正妻是一个爱才之人,竟然出资让老公把聂胜琼赎了回来。妻妾二人相处甚好,终身和悦。
孤独终身的薛涛常作女道士装束,在平静的生活中度过晚年。今天还有薛涛的墓地,在成都望江楼公园里。
结束时,做五律一首为今天的习作,《咏竹》:
幽径水云姿,炎凉堪自持。心空风月里,节劲雪霜时。
遗恨湘妃泪,疏狂嵇阮奇。谁能制长笛,客舍慰清悲。
@老街味道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