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1142年,宋高宗朝时被怨杀,宋孝宗时被平反,追谥武穆,宋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
岳飞是著名的武将军,却富有文名,尤其是他的词,充满一腔爱国情怀,绝非普通文人词所能比。《宋史·岳飞传》评价说:西汉以来,每个朝代都不乏著名的武将,但是能像岳飞这样,文武全才、仁智并施之人并不多见,历史上虽然称关羽通《春秋》,但是后代却没有见过关羽的文章,可是岳飞北伐时期,皇帝下诏班师,岳飞都是自己写表答诏,忠义之言,出自肺腑,简直有诸葛孔明之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天选录他的三首词,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位名将的武略文韬。
1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简析:
1133年秋,刘豫建立的伪齐政权在金朝的指使和支持下,派叛将李成进犯襄阳、唐、邓、随诸州及信阳军。1134年,岳飞奉命讨伐叛军,收复六郡,屯兵鄂州。岳飞认为此时北伐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奏请“以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故疆”,此词可能是作者此时登临黄鹤楼时的抒怀之作。
词的上阙写中原的大好河山在金军铁骑下的的衰败景象,下阙则指出:国家正处于存亡之秋,军士的鲜血沾满了敌人的刀剑,为国捐躯了;百姓们则被无辜杀害,尸体填满沟渠,被金人占领的江山生灵涂炭,人烟稀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表明自己心迹:希望朝廷早日决定北伐,自己将率领强师劲旅,挥鞭渡江,收复失地。到那时,自己再骑着黄鹤,继续今日的汉江之游。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津河洛”一句,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决心要长驱直入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一代名将的风采和豪情,让人神往、膜拜!
2
满江红 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简析:
这首词激情满怀,慷慨激昂,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它应该作于宋高宗绍兴(1131-1162)初年,此时作者率师北伐取得节节胜利,士气高昂,作者本人也是信心满满,立志要“直捣黄龙府(金朝的政治中心,徽、钦二帝被虏来囚禁于此)”,这首词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主题。
词的上阙写:骤雨初停,凭栏远眺,想起沦陷的中原失地,内心波涛翻涌。自己已经而立之年,所建功名则如尘土不足为道,将来还要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准备长期作战。不要等着头发白了,徒有叹息!
下阙说:靖康之耻尚未消除,作为人臣,内心满是仇恨。我要驾长车,直赴金朝老巢,彻底消灭强敌。待收回旧河山、江山统一之后,再收兵回朝来拜见天子。
这首词大约在明朝时就广为传诵,对后世影响非常之大。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文武双全而又赤胆忠心的将军形象。
3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简析:
这首词一反上两首的踌躇满志、慷慨激昂,全词低回徘徊,痛苦失落。1138年,宋高宗任秦桧为相,奉行宋金议和的政策,不采纳岳飞的抗金到底的主张,并对岳飞、韩世忠为首的抗金派进行排挤,所以,岳飞的内心非常苦闷。从词的情感基调来看,这首词应该是创作于秦桧当权以后。
词中说:昨夜蟋蟀不停地叫,我从梦中醒来已经是三更。梦里正率军转战千里,醒来后独自绕着台阶踱步,周围一片静悄悄的,只有朦胧的月色正照在窗帘上。想我从军这些年来,一心只想要为国雪耻,到如今,头发都要白了,抱负仍未实现。“旧山松竹”暗喻朝中的投降派,他们一直阻挠北伐,使作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正反映了岳飞当时被投降派打压、壮志难酬的艰难处境。
事实上,自此以后,岳飞不仅没有机会出征,甚至在没有兵权之后,宋高宗还必欲置之死地。一方面,宋高宗担心父兄被接回来后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所以愿意和金人议和,另一方面,金人提出的议和条件就是必须杀岳飞,于是,在昏君授意、奸臣操作下,一代英雄没有死在战场,而是死于自己一心效忠的皇权下。1142年11月初七,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大年三十前一天的农历12月29日,岳飞被杀害,终年三十九岁。
岳飞一生,侠肝义胆,忠贞坦荡,面对奸臣的捏造和打压,他拒绝承认自己的“罪行”,临终时,供状上只留下他的绝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死讯传来,百姓无不失声痛哭,而金人则举杯相庆!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直到隗顺临终前,始将此事告知其子。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隗顺之子告以前情,朝廷才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的霞岭。
我们读岳飞的词,无时无刻不感受着他的爱国激情和对皇帝的忠贞,就是这样一个屡立奇功的忠臣,最后竟被诬以种种罪名,在找不到理由时以“莫须有”之辞将其杀害。《宋史》评论说:“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为岳飞之死鸣怨呐喊,振聋发聩!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作者忍不住热泪奔流,脑海里一直回响着杜甫的诗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