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太阳病脉证并治,标题的来源是仲景自身所定,还是后人所定我们已无所知,但是强调脉应该是仲景的精神。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此条为太阳病总纲,也就是定义,凡说太阳病,都需要具备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是仲景对太阳病的定义, 脉浮和恶寒更有特征作用,而表证不一定具有头项强痛症状。但是仲景所说的太阳病明确就是表证。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外感。头项部位指的是头后脑勺及颈部,为足太阳经部位,故曰太阳病。将太阳病和表证等同是后人的研究,不是仲景本义,作为经验,需要严格按照条文,这也是伤寒论需要重要强调的地方。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脉浮缓,为中风。就现代而言,感冒汗出的很是少见,除了服用发汗药物。据桂枝汤解释可知,此汗不是大汗而是微弱的汗,可能有汗出不畅的情况。恶风为恶寒之轻者,脉缓,浮而无力,并不是慢。发热脉象却慢,那是传染病,巧合的是叫伤寒。伤寒病原体伤寒杆菌,症状发热脉迟腹痛,查体可见肝脾肿大、右下腹压痛,皮肤见玫瑰疹。病理改变是肠溃疡穿孔。可见相差很远。后人对中风研究很多,有人认为是邪气入卫为伤寒,入营为中风;有人认为表阳虚,汗出则营弱。重点在于营先病而后汗出还是先汗出而后营病。因为汗出不多,故营伤并不严重。桂枝汤调和营卫之功没有人反驳,但是据中风病,我们当理解,桂枝是扶助卫阳的。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注:伤寒总纲,首先太阳病总纲是没有发热的,这里的未发热不是不发热,而是尚未发热,伤寒着重强调了恶寒,寒邪较重,表卫不能正常巡行,故疼痛。上逆并非伤寒独有,中风也可上逆,伤寒较重为呃逆,中风较轻为干呕。脉紧为寒邪束表的表现。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伤寒这里应该指的是太阳病或者广义的伤寒(外感伤寒),发热为转为阳经的表现,当然这是朴素的哲学的解释方法,应该为郁而内热的表现,烦热与正邪交争的发热不同,主要区别就是烦躁,烦躁为邪气内侵。脉数则也可说明内热,发热并不一定会脉数。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注:伤寒,两三天,没有出现阳明和少阳证的,为不传。阳明证,就是大便干。少阳证,口苦、咽干、目眩。但是通过上文烦躁为下传及太阳阳明合病可知,阳明证非独大便干,大便干为阳明腑证,阳明经证为烦躁项背僵硬。邪气从太阳经传入阳明经。至于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间,则见寒热交替。且太阳病可见呃逆干呕等胃经表现,所以传与不传难以把握。以口干为主要区分点。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注:什么是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不恶寒不能称为太阳病。只能说这句是后人补充。类似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反恶热,脉数,为温病。此句与伤寒论的严谨不相符,温病当以恶热为要点。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注:已经发汗,身体灼热,为风温。这不是定义,而是说明特殊情况。后面叙述风温,脉浮,汗出,身体慎重,嗜睡,声重,说话困难。这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不能作为风温的定性诊断。误用泄药,则邪气内陷,大小便失禁,眼发直(失神状态,对光反射可能迟钝,意识恍惚),可能类似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此种情况若用热药,则导致病人进一步失液和电解质紊乱,导致病人快速死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阳发热,阴不发热,朴素辩证法。毕竟太阳中风需发热,太阳伤寒发热或未发热,都是发热,应起于阳,但是中风后人的研究都是营病,怎可发热?或为后人所加。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注:太阳病,不能自愈,要穿阳明,针刺足阳明经,使病不下传。刺阳明以泻热,可能为外关,曲池。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注:已、午、未,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为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正气充足,则邪气退却。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注:家指的是总是如此的人。风家,就是经常伤风的人。中风还是伤风,不必详纠。表解,指已解表,已发汗(微汗或大汗)。表证未痊愈的,12日病情痊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病人真寒(需要衣服)假热(身热),寒在里。真热(不欲近衣)假寒(身寒),热在里。真寒假热简单,真热假寒不常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再次阐述太阳中风,此句的关键在于因果关系。阳浮,阴弱。阴阳到底指什么,脉象的可能性大。又以脉之阴阳反应人之阴阳。阳浮,则发热;还是发热则阳脉表现为浮?后者可能性大,阳浮则发热(两阳相并),阴弱则汗出(不能敛)。这种解释偏向阴阳学说,有滥用哲学,理论化的倾向。表发热则阳脉浮于表,汗出故津液不足,脉道亏虚。鼻鸣到底是流涕还是鼻塞,鼻塞为充血,用桂枝会不会加重充血很难说。干呕为胃气上逆的轻证,呕吐为重症,对比中风为太阳轻症虚症,伤寒为重症实证。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注:桂枝去皮,有人认为桂枝去皮之厚味道则功效降低,即是辛热不可去皮。桂枝温卫,芍药敛阴补营,生姜降逆止呕减轻感冒胃肠道反应,且温胃助消化增强胃肠动力,鼓动胃气。大枣营养益气养血,姜枣配合填充脉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表里兼顾,调和阴阳,为仲景第一方。汉代一两相当于现在15g,3两就是45g;一升相当于200ml。药材十一两加大枣十二枚,用1400ml水,煮取600ml,为何没有煮取700ml,因为200ml泡的时候被药吸收了。分三次服,一次就是还是1升水,就是200ml,现在中药煎药包装为200ml。喝药一袋,等一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轻微出汗就好,大汗病不会好,轻微出汗病好了就不服药了。如果不出汗,就再服200ml(一袋),不好一直服用,直到煎的药喝完。病情重,一剂不好。服用到2-3剂。禁生冷油腻等。一日一夜服,当时煎药一次600ml,早晚各服300ml。三剂量不好的,仲景没有叙说。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注:太阳病,头痛恶寒脉浮。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此句为太阳病中风用桂枝汤的总结。头痛发热为次要,汗出恶风为主要。此发热当为欲近衣的真寒假热。头痛为寒,桂枝温通止痛。桂枝我们会重温通,忽视温通可止痛。无论是头痛胃痛还是膀胱子宫,只要是寒痛,均可用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注:太阳病,头项强痛。虽然都是太阳病,但是症状侧重不同,使用的方剂不同。汗出恶风,当知卫阳虚而营伤,当用桂枝汤,项背疼则需要加用胃经药物葛根。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注:太阳病,误用泻下,太阳病用泻法,我们很难想象,可见当时医生用药还很粗糙。太阳病,可见胃气上逆之干呕呕吐,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用下法,导致胃肠道损伤,津液更亏,胃气上逆更严重,此时用桂枝汤。太阳中风误下,不上冲,不可与之。胃气上逆,还是邪盛为主,故可给予桂枝汤,若不上冲,可能已成变证,太阳病之气下入脾胃,不可给予桂枝汤。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注: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