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温习Stephen R. Covey的著作《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时,在开篇“如何使用这本书”部分再次看见了一条显眼的建议:请以老师的身份阅读,并在48小时内与别人分享或讨论阅读心得。这句话今天读来特别的入心,甚至我觉得它是读一切严肃书籍或者学习一切间接经验的唯一最有效的策略。
在获取知识的深度方面,教远大于学。只需要做一个简要的尝试,你就能发现这个道理。我最切身的感受来自于在知乎上的体验。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工作领域里,知乎提问也不少,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所谓的“活跃回答者”,于是自己摩拳擦掌,发愿要回答完所有的已提问题。结果,第一个问题就把我卡住了。那个问题只是简单的为何要做你们这个专业现在做的事情?搜刮一番,我发现自己虽然干了十多年,但头脑中只有一些被喊了多年的大口号,真正落实到论证这个专业的必要性的时候,我既无明确的事实也无数据,甚至连自己的思考和切身感想都没有。可以想见有多么尴尬,毕竟在知乎上讲大家熟知的大而无当的套话是不合适的啊。以这个经历为起点,我后来仔细带着这个问题,重新梳理过去所学所闻,虽然仍未能产出令自己满意的结论,但是,至少归结了几个方面,逻辑框架更加清晰了,自己对此问题的总体把握感也增强了。还引起了对许多过去习以为常的行业“常识”的反思。
以老师的身份,在现代社会变得非常简单,可以是面对面地讲述给一群人听,也可以是线上的群主,或者,如果像我一样,对自己的所思所感并无很大的自信,也可以通过笔记自己书写下来而不分享。书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整理过程,还能诱发新的思考。
此前,我尝试过的一次小范围面对面分享活动也加深了我对与教与学差别的认识。分享带来的巨大收获让我首次明白为何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地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雷锋,去助人。当时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和同事聊起来时间管理、拖延等话题。我提到自己从深度拖延到一朝轻松摆脱的经历,几个同事非常感兴趣,就希望我做一次分享。我当时觉得小菜一碟,毕竟是亲身经历嘛,一定有的说,于是就欣然应允。没想到,当我整理大纲时才发现,对拖延这一问题的很多方面还未全面考虑,缺乏一个系统的答案,尤其对于怎么做,分几步,哪个环节最重要,如何保障不反弹等等。都流于感受,并没有上升到一个理论层面,因而就很难指导人。于是,接下来,我从一个一个方面,逼自己想清楚,一两句话提炼出问题的关键。利用空闲时间,经过了两个月才整理出一套东西,殊为不易。
及至分享,我又学到了新的课程(Learned my lesson)——听众并没有共享你的那种兴奋感。大家反映很平淡,没能被带到我体验到的那种兴奋程度,甚至有的还没有解除狐疑。一段时间后,我询问大家有无行动和改变,结果竟然大家都把这个忘了,我当时觉得非常诧异——这么好的东西,我掏心窝子拿出来的、真实的体验,为什么不能带动大家产生改变呢?从分享过程中大家的反应、反馈,到事后大家的看法及行为的无变化等等,都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思考,记得当时至少有两点是分厂深刻的:其一,常识也好,至简的大道也好,再有用,也不是人人皆会实践,因此,只要自己在一些领域上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远超人群。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宝贝心得分享后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没有优势了。其二,也让我反思,自己一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别人语重心长地向我说的话,有些一定是一字千金,经过对方仔细思量的,我是不是一听了之了?莫将容易得,当作等闲观。自己需要警醒。
从听者、看者的角度转换到教者的角度,看似小动作,实则大智慧。再举一个自己工作上的例子。很长一段时间,在各种论坛、研讨会上听台上专家讲演的时候,常常嗤之以鼻,觉得他们并无什么新鲜的高见,对自己无大帮助。久之,形成了一种挑剔的习惯,听别人的讲演总是在挑毛病。后来又一次被要求讲类似话题,自己突然发现竟然连那些行业常规性的“已知”都讲不出个所以然,起码那些台上的专家能把这部分讲的有条有理吧。于是,以后听讲的时候,都设想自己是演讲者,顿时能够欣赏对方的努力、不易和创造。也因此,收获更大,思维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真的是次次都有所学习,有所得。
所以,我打算从温习这本书开始,全面尝试一中阅读的转变。以老师或者说分享者的角度把书上知识换个说法复述出来,放到简书上。如果再能有人参与互动,给予反馈,那就真的是超出预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