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读书,真的是件挺难的事。可孩子的事又含糊不得,我终于还是陪伴在了她的身边。几乎每一天。
伴读中,我结合了孩子“童年期记忆发展的特点:
10岁以后的儿童是记忆的策略者,他们能够主动运用记忆策略:复诵策略、组织策略、系统化策略和巧妙加工策略,
鼓励孩子进行识记背诵。
因为小学六年级正是童年期与少年期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在走向他们记忆的高峰期,记忆广度接近一生中的最高值(11.04)。
为了激起她的学习热情,我经常和她比赛,看谁识记的灵活,背诵的多并且准确准确无误。
通过此番努力,孩子对枯燥的背诵渐渐地产生了兴趣,并能自觉的运用记忆策略。记忆策略的运用,可有效地促进孩子童年期记忆的发展。而记忆的发展又可以使阅读有一个质的飞跃。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及时的给予肯定并予以强化。
概括能力的发展是思维形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孩子正处在
小学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此时的孩子已经能够概括出隐喻词的寓意。如将‘一毛不拔’理解为‘很小气’‘。
每当孩子读完一个故事或是一个章节,我都让她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遍并且概括出主要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对文字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记忆的发展和概括能力的发展都是孩子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的组成部分。
阅读训练结合心理发展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在童年期认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作用。
为了提高孩子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我尝试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演故事。让孩子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体验故事中人物关系、心理活动和他们的喜怒哀乐。
通过演故事,把抽象的分析变成了现实的体验。
孩子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我觉得,适当的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训练,可事半而功倍。只要用心就好,慢慢来,必竟欲速则不达。
书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现阶段,正是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阶段。因此,在伴读过程中,结合童年期道德认知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发展,适时的对孩子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鼓励和引导他们习得良好的、正性的、积极的、亲社会行为;憎恶丑恶的、负性的、消极的、攻击行为。引导他们崇尚文明与正义,鄙弃野蛮与邪恶!
孩子能够自觉的从书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来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这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子关系在伴读过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因为从
小学末期到初中阶段的10~11至15~16岁是第二个逆反期。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就是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人格独立,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以平等的姿态、尊重的态度参与其中。遇事商量并主动征求她的意见,多听她的看法。不去约束、管制她的行为与行动,不去绑架她的思维和想法,还给她属于她自己的空间。
13岁的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判断能力,能够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允许孩子作出行动的决定,但同时监督并指导孩子的决定。
这样,地位平等了,束缚解除了,隔阂没有了,沟通顺畅了,那些抵触、戒备和不信任也就荡然无存了。孩子开始愿意敞开心扉说出她的心里话,而且能积极主动的和我们交流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事了。我对孩子的变化及时给予了肯定(阳性强化)。
亲子关系的改善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通过陪伴,我和孩子成了好朋友。
通过陪伴,有力的促进了孩子学习的进步和心灵的成长。她的每一点小的进步,都是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了一大步!
通过陪伴,我对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教育观念和具体的方式方法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也算是我的成长吧!
陪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同成长!
小白杨
20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