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尴尬的情形,看了一场所谓的世界级艺术表演,但是看完之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赶脚,而你却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旁人听了总会嘲讽你不懂“艺术”。
最近看了熊秉元教授的著作《正义的成本》,他在里面提到“工具论”的想法,我觉得甚是有趣。他认为,我们的亲情,友情,甚至法律都是一种工具。
所谓的工具,都是具有一定的效用。例如,斧子能够砍柴,车子能够载货。
亲情的效用是使家庭成员互相帮助,提高对外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友情的效用与亲情类似,只不过是放在家庭之外的人身上。法律的效用则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那么,所谓的“艺术”呢?我想,“艺术”的效用应是使人精神感到满足。我们看到有人在音乐中自我陶醉,有人会在一幅画前驻足良久,有人会在读书时流下眼泪。
没错,艺术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是为人服务的,而人对工具也有自己偏好。西方人吃饭喜欢用刀叉 ,中国人吃饭喜欢用筷子,而印度人吃饭全靠手抓。自然而然有人喜欢所谓“高雅的艺术”,而有人喜欢“粗俗的艺术”。
我们又不能强制要求所有人都是某种工具的受众。例如,农民需要用锄头产地 ,而工人多半不会用锄头制造机器。所以,我们要允许工人并不知道如何使用锄头,也要允许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机床 。同理,我们也要允许一些人不懂“高雅的艺术”。
艺术不一定是“高雅”的。流行歌曲也是一种艺术,因为有人会从中感到精神满足,但是往往因为受众太多而被认为是粗俗低劣的。而那些所谓的“高雅的艺术”往往是那些少数固执不肯改变技艺去迎合大众口味的人的自诩罢了。“艺术”不应是少数人的自嗨,它来源于生活,受众自然是生活中的广大群众。而且一种“艺术”的受众越多,越是具有价值,因为它创造的幸福感远远比那些受众小的“艺术”创造的多的多。所以,把 “流行”等同于“粗俗”的看法并不合适,“流行”应该等同于“高价值”。
其实,那些所谓的“高雅的艺术”,正在面临市场的考验。比如,京剧在100多年前可谓是火遍大江南北,当时的京剧和现在的流行歌曲本无二致。但是100多年后的今天,京剧的受众已经仅仅是某些老年人。
何以出现“高雅的艺术”的衰落?无非都是新的“艺术”的出现逐渐取代老的“艺术”,而这无一例外都是社会中所有人共同选择的结果。人是理性自利的,既然花费同样的时间,当然选择精神满足多的“艺术”。欢快的节奏,押韵的歌词,比咿咿呀呀的唱腔要好听的多。而这些坚持“高雅的艺术”的人,确忘记了当初创造“艺术”的初衷是给人带来欢乐,自己却沉迷于技法不能自拔。
所以,对于老的“艺术”的消失,相关人员与其呼吁人民、政府加大对其的保护、投资,整天对影自怜,莫不如自我反思,改革创新,主动迎合广大群众的口味。毕竟,工具都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改进,落后的将会被淘汰 , “艺术”又会有什么例外呢?
不懂得欣赏“艺术”不是你的错,只有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艺术”才能真正经得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