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这两本书,为什么听呢?《时间简史》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准确来说是罗振宇说的,感觉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东西没有不好的,就像小时候看妈妈吃饭一样都是一个锅里煮出来的但总感觉他碗里的最香一个感觉;要是对这本书到底有没兴趣我觉得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没兴趣,原因很简单--懒。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词语“焦虑”对时间的焦虑,对自身发展的焦虑,因为面对现实你表现的很无力,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自身的能力堵不上现实的缺口,焦虑到连一本书都没耐心读完,于是就出现了像【得到】这样的知识付费平台。但是真的是这样吗?真正喜欢读书的人还是会去读的,只有想利用;我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对称性的提高,基本每有门槛。10年前你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需要一定成本的,所以占有信息资源的人相对是有优势的,一般人短时间是没办法超越的,守住一个知识要塞就可以占地为王。但现在不同,人人都可以平等获取信息,这种的现实反而会让人变的无所适从,因为不知道那个是有用的,听别人说这个好,ok先占着,看到那个也不错,也先拿着;但是真的对自己有用吗?缺失了最基本的自我认知和判断一味的侵略式的占有,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因为时间被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东西填得满满当当。说这话的时候我又何尝不是其中一员呢!
我们只知道奔跑却忽视了自己,我们都在说做自己,说这话的人也就只是说说,有时候我们经常说的一些话只是说给自己听的,从来没有似乎也不敢让它发生;因为这是有代价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跟别人用微信聊天,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发出去的话,如果让你在现实中去说一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会觉得如果不表现的亲切一点会让别人不舒服。但这样的状态根本就不是你,阳奉阴违逃忍一时之喜,真的很难受。
时间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班,关于《沉思录》这本书,我是在【喜马拉雅】上听的,听完就感觉还是值得一读的,因为里面有很多观点跟我的想法很接近,细读完后再写一下读后感,营会有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