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的事情,就应该扯淡
---近期热点事件观察
特约评论员: Robert
信息爆炸的年代,什么事件能够博人眼球,一直是困扰媒体的难题。一旦有某一件,天下皆知的事情,大家都蜂拥而至,恨不得把事件的祖宗十八代都扒个干净,等事件平息之后,那冰冷的墓碑,早就躺在满目疮痍的墓地了。我相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占据头条的时间或者报道的力度,估计都没有某个明星的一件小事霸屏的时间长。从当年的汪峰开始,我们记住了那个耳熟能详的新词汇“上头条”,接着今日头条APP似乎也火了起来。近日我们讨论的事情,跟这些说有关系吧,有些关系。反正当今是一个扯闲篇的年代,我们索性就当做乐呵乐呵吧!
一、闲话“李小璐出轨事件”,媒体是不是该把“通奸”一词拿出来用用?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里,总会有一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发生。就在昨夜我被一阵狗叫声惊醒,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回忆起那场梦。
我不知道“扯淡”一词,是否恰当,但是却真切的发生在这个本该回忆不起来的梦里。且说,这半夜狗吠,其实已然很扯淡了。随着物质社会的不断丰盈,越来越多的人陷入精神危机,孤独且无家可归者实在是多如牛毛。养狗的人很多,可能是人寂寞了,无法适应这城市的节奏,必须找一个伴侣。但是,夜半狗吠,我觉得八成是狗也寂寞了,所以才会忍不住的发情式的狂吠。凭直觉,很多人都被吵醒了,从窗望去,很多住户的卧室都亮起了灯。看来,这夜晚和我一样无法成眠的人也很多,就是不知道他们想起了什么?
梦里,有一个明星出轨了,具体的场面我也就不便详述。这大概是我白天看的新闻太多了,不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这说着说着就来到自己的头上。我记得我是个从来不八卦的人,不知最近怎么了,却偏偏关注上李小璐出轨的事情,说起来却也奇怪。我自认为不是好事者,可是既然与我的梦形成一次扯淡的吻合,那也就索性的重操旧业,聊一聊近期看的事情吧。
我不是追星族,对明星也没什么好感,当我得知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却让我不得不重新在大脑里过一遍记忆。2016年年初,白百何出轨;2017年年初,马蓉出轨;2018年年初,李小璐出轨。不由的让我感叹:贵圈的乱,还挺有逻辑。按照正常的叙事而言,我应该理一理这些事件,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可是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每个人对此事的关注程度远远比我高,比我清楚的太多。时间的顺延,由此类推,2019年会轮到谁?这个不去猜测,不知道哪位明星又想上头条,蹭一蹭热度,也未尝不可。事件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预判,先是男主角PG one这个高级嘻哈,遭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的发文批评,而后李小璐又遭各类封杀,似乎事件在慢慢平息,可是反过来,不难发现事情其实是在一步步恶化。据有关媒体报道,李小璐出轨事件还尚未坐实,不便下定论。可是,主流媒体给了我们明确的回复,也就意味着最少这一段时间而言,他们的日子不会好过。
要说这个贾先生,我当真不知道他是谁?据说他是参加某台的某个综艺节目爆红,这与我何干?只是这次李小璐出轨事件,我才大概知道这么一号人,他也很荣幸的登上头条。不过还好,他并不是天下第一绿,比他绿的大有人在。忘了说事情了,就是李小璐的戴帽老公贾乃亮,贾先生,今日在新浪微博发一篇长文,名字叫《我相信雨过总会天晴》貌似还加了个叹号,说不要伤害他的家人。能看得出,贾先生戴着帽子的时候,还能说出如此大度的话,也展示了其风度翩翩的一面。用比较时髦的话,就是“挺爷们的,够仗义”。其实,没有人伤害他的家人,反倒是你这么一篇文章,更能刺痛别人的内心,甚至一些脑残粉。据说,这篇文章发出来,一夜之间打赏了200万,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啊!够多少著名作家写半辈子的了,一个字算下来得多少钱?这充分证明,贾先生粉丝们是多么爱他,也能发现他的受众群体多半是有钱人。让我关心的不再是他家庭的那档子事,反倒是这么一个钱的问题,千万别说我俗,真的很俗。打赏这么多钱,肯定都是贾先生的真爱。我特别想知道,这200万的赏钱,他打算怎么花?给李小璐买个钻戒?不太可能吧!给贫困山区失学儿童?我没听说他在做善事!且不管了,那是人家挣的,与我们何干?只是内心觉得其妙的是,早一段时间同是明星的袁莉,为了要回自己应得的演出劳务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和浙江卫视闹了个翻天,得来的80多万全部捐给了云贵地区的尘肺病人,意义非凡。每个人都有权利,驾驭自己辛苦挣来的财富,或留或消费或捐赠或丢弃,来去自由。
在这里闲扯的太多了,感觉又跑题了。不过话说回来,在这里没有跑题之说,哪说哪了,说到哪儿算哪儿。贾先生也表态了,李小璐也拒不承认,看着貌似一团和气,风平浪静。索性就让它沉潜一段时间吧!别再动不动就揪住人家在某卫视跨年演出上的眼神不和,还有那个叫什么玩意?噢,对了PG one 这个词语怎么解释,我懒得看,反正自古以来破坏别人家庭者都没什么好下场,正如他嘻哈的歌一样,人生也会在嘻哈中被人“哈哈”。像他这种情况,请媒体以后不要再写什么“出轨”,而应该叫“通奸”。得亏,我们今天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凡事讲人道主义,倘使这种事情放在古代,我估计什么浸猪笼、骑木驴乱七八糟的酷刑可以用上了,可惜了,这年代“通奸”已经降格为“出轨”了,所以很多人把出轨当成了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堂课。
看人生沉浮,闲扯一些片断,有时候也会很有意思。我这个奇妙的梦,其实结尾远远比这个乱的多,我都不忍心再说,因为它的确不符合现实的逻辑。
二、“一岁七个月写诗”,孩子,那时候你真的可以说出一句连贯的话吗?
聊到这儿,其实我最近还在关注一个极为滑稽或者胡闹的事情。最近刚从当当网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天天向上>汪涵揭秘:1岁7个月开始写诗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我禁不住的笑了起来。事情还要从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这档节目说起,有一期采访两个小孩,至于小孩叫什么,我记不得了,只知道姓姜。主持人问其中一个女孩,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那女孩回答说是一岁七个月。这个被冠以天才诗人的女孩,用天才的般的语言回答了这么一个奇妙的问题。一岁七个月,我觉得它应该说一岁半,还能显得她正常一些。人类的大脑开始记忆准确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一岁七个月,她知道她说的啥嘛?那些非意识的语言,被她们可憎的家长记录下来,还展示给别人,美其名曰是诗。
如果有可能真的想采访一下,这位神奇的父亲,当时是如何突发奇想的记录下孩子的语言?他这其中有没有存在像当年韩寒父亲代笔的嫌疑。据说这个所谓的父亲,也是一个诗人。由是观之,他应该不是一个很有名的诗人。那么这也就存在着一种可能,到他这年龄段了,想在出名很难了,与其这样不如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然后把所谓的诗,冠以孩子一岁、两岁、三岁写的,这样的话他的机会来了,父以女贵,他也跟着着实火了一把。当然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或许这种猜测是不成立的。那么就有了另外一个猜测,也是常规性的。我知道像兰波这样几百年一遇的天才,也是十几岁才开始有好诗。
众所周知,新诗本来就是舶来品,到了2017年也不过百年,并未形成所谓的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也就是说,新诗还并未成为我们中国文化自生的一部分,目前仅仅是在融合中,天才的诞生几率小之又小。海子是我们公认的天才,他的诗中所意欲创造的世界,才是符合诗的世界。如果说,我们把孩子牙牙学语的词汇都当做是诗的话,我估计全国上亿儿童都是天才诗人了。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也不要拿孩子当做筹码,去博取某些功利。是的,我们的张爱玲女士说过,“要出名趁早。”可是这个早是实打实的早,不是弄虚作假的早,也不是清晨捡垃圾的时候,哼哼唧唧就成名的。按照某卫视的采访逻辑或者按照那孩子的回答逻辑来说,太可怕了。我知道,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台词都是串好的词,但也是希望节目组能够尊重一下观众的智商。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落下了一种可能,就是节目组为了博取观众的惊讶表情,特定了“一岁七个月”这么个概念。
无论如何,这样的真人秀,确实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不得不用一种比较令人恶心的手段来吸引更多的观众了。天下人都知道,现在是个没人读诗的时代,观众凭什么买诗人的账,他们只买孩子的账,所以节目组把无知做到了孩子头上,教孩子和家长一起说谎,否则就不给嘉宾出场费。为了满足节目组的要求,索性这位小诗人就跟着配合了一把,把钱挣到再说。说实在话,小孩子才七八岁,哪里懂得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她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从家庭到社会,以后像“诗人”这样一个中看不中听的名称压在她们头上,等长大了,再见分晓吧。“天才”一出,我们就会担心方仲永会再现我们的生活之中,那又何必呢?放开孩子,回归天性,自然而然,一切都会顺理成章的。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它虽然不在我的梦中,却很滑稽。焦躁的社会中,人群已经延伸到儿童了,这是多么可怕啊!家长的焦虑,让孩子莫名其妙的跟着遭罪,这就是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无知,可是就是这种无知,让多少人感觉,他们很有知。
三、如果口袋里有33块,刚够网上买一张《前任3》的电影票,买还是不买?
既然话匣子打开了,就在闲扯一下近日比较火爆的电影《前任3》,这是一部爱情片,至于内容我就不清楚了,一般的国产爱情片从来都是莫名其妙。说真的,我不太舍得花33块钱,到电影院去看一部流量片,再说了,我可能已经到了不是那么浪漫的年龄了,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没有电影的男女主角的年龄大呢?我也不知道,他们是谁给的勇气塑造人物的。当然了,口味嘛!各有不同,大量的粉丝,冲进电影院,刷票啊,刷票啊,哭啊,哭啊!貌似这个世界除了爱情,啥也没有。
前任与现任,也不分三七二十一,纷纷牵着小手迈进那个还算奢华的电影院,嚼着昂贵的爆米花,眼泪稀里哗啦!我觉得这是好奇妙的事情,价值观怎么了?审美在哪里?个体独立精神在何处?也许是我多虑了,太穷,没钱看电影。不过说真的,咱没有贾先生那么牛,随便写上千来八百字就可以获得200万的打赏,我只能愤愤地说,“爷,您太有钱了!”不过还好,咱的钱都是劳动挣来的,也没啥。回到这部电影上,至于剧本、演技、演员等等,我没资格谈论,因为我没去电影院看。但是,基于前两部的情况,大概都可以猜得出这部电影讲的啥。同期,甚至略早一点的那部文艺片《芳华》倒还是值得一看,甚至令人回味良久。近期一部《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也值得一看,不过好像是受到《前任3》的冲击,票房不佳。但是,观影看的是什么?还是希望观众可以好好思量一下。当然了,如果你非要说,我就是要看《前任3》一类的电影,我也是没办法,毕竟那是你自己掏钱,与我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这个时候,我彻底的明白,我的口袋里有33块,我肯定不会去买那张电影票,因为按照当当网的售价可以买上两本不错的小说,读读来的更实惠些。
说归说,笑归笑。这个奇妙的梦,让我把话题延伸的有些远,但是我似乎并不后悔,把心中想要一吐为快的话都说出来,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了。正如最近有一些老专家学者提出来的问题一样,“戏子,占据了头条,霸屏。那些将军或者艺术家的坚守,却被置若罔闻”,这个时代病了吗?还是某些媒体病了?还是消费主义把我们带进了歧途?还是人自身病了?这些问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大概是社会学范畴里的事情,交给他们吧,我也就不瞎操心了。
我写到这儿,其实挺困的了。楼上的那条狗又叫唤起来了,可能是饿了,可能是孤独了,或者是知道我在说它,它做某些解释吧!反正那些凡是扯淡的事情,就应该扯淡的聊聊,都是乐子,权当听个笑话吧!
毕竟为这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浪费了这么多脑细胞,也是极不值得的。还不如,恶补一下知识,多读读书,看看《南方周末》,闲暇的时候,再看上一部经典电影,听上一段古典主义的音乐,岂不乐哉!
时间不明,地点不清!
评论员观点,与本号无关,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