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世界的认知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当“感觉”约等于“真实”的时候,就会比较自信;当“感觉”远大于“真实”的时候,就会表现得自负;当“感觉”远远小于“真实”的时候,就会比较自卑。
而“感觉”总是不准确的,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做出莫名其妙、违背理性的决定或者选择。但是时间才不管谁的选择或者决定是否理性,无论怎样,它都一如既往地流逝。
想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就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探索了,下面有几个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达到这种状态。
首先,停止嘲弄别人。嘲弄者必然被嘲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还有一个比较“技术”一点的手段,“忘掉自己的优点”。这样做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重要的变化: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之间的落差被自己人为地减少。落差的减少就会让自己更自信一些。
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这样就能很平静的对待自己的各种特点,也能平静的对待他人的各种特点。
最后一个方法是“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在不伤害他人感情、减少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大可不必苛求,“自卑”一下,“自负”一下,“虚荣”一下,都是无伤大雅的。
而要做到上面这几点,有一个核心的心法:做我能做的,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并学会区分这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