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都曾讨厌过一个人。
他有很多名字,也有很多头衔,他或许住在你家隔壁,又或许胳膊上带着鲜红的三条杠。
但在父母里嘴里,他的名字往往就意味着某种扭曲的激励。
“你看那谁谁谁,一放学回家就帮爸妈做家务,自己的袜子自己洗,你看看你,你回家就知道躺着。”
“你看那谁谁谁,这次又考了第一名,你有人家半点用功的话,进个年级前一百总没有问题吧?”
“你看那谁谁谁……”
那谁谁谁啊,到底是何方妖魔鬼怪,不仅在自家里作妖,还要在别人家作怪,简直丧尽天良,不可饶恕。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随着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乃至于大学毕业,那谁谁谁的名字一直在变,可使用方法和目的皆是一成不变,全是套路。
“你看那谁谁谁,高考考了省里第三名,他爸妈可乐坏了,哎,你说我咋没这福气呢?”
“你看那谁谁谁,大学毕业一个月就在外企找到了工作,女朋友都定下来了,你说你,有人家一半强吗?”
“你看那谁谁谁……”
人生在世,爹妈在上,寒窗苦读十年、社会艰难险阻皆不可言,这辈子过得嗖嗖一阵风,还没想明白咋回事呢,那谁谁谁的阴影已经要盖过刚刚堆积起来不多的底气和自信了。
你努力读好了书,毕好了业,找好了工作,甚至赶紧结了婚,可那谁谁谁似乎总是轻而易举地读书比你好,毕业比你早,工作比你牢,结婚比你小——他跑在前面的路,总归成了爹妈嘴里的套路。
你对那谁谁谁的感情固然复杂,但是你必须得承认,曾经总有某一个时刻,你默默地想,神啊,要是我也是那谁谁谁就好了。
可是你永远也不会是那谁谁谁,物理上不是,心理上不是,也压根不需要是。
人活着就图一个有意义,这个有意义代表着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标尺。这个标尺会随着时代、随着社会而变化,但这个标尺的长度和刻度总会是有你来决定。
那谁谁谁在你的标尺上似乎是超越了某根遥不可及的红线,可在那谁谁谁的心里,到底在哪个刻度就有待衡量了。
我总说,人生就像吃馒头。每人都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吃,能吃多少吃多少。你吃了一个,觉得自己已经撑到要吐了,可是那谁谁谁已经吃了三个了。你妈在旁边看着着急死了,脱口而出“你看那谁谁谁,都吃了三个了,你怎么吃了一个就吃不动了你个傻孩子…”
可你已经吃不下了。你被这样的对比和你妈的担忧搞得十分沮丧,仿佛没吃下的那些馒头真的对你有意义一样——可是,别忘记了,你已经饱了。你没有野心继续吃,因为你觉得可能再吃一个你会胃爆炸而死,不比现在舒服多少,反而更惨。可那谁谁谁还在吃,你心里酸酸的,觉得要是我也有那么大胃就好了。你背过身去,没看见那谁谁谁眼角的眼泪——尼玛,我吃十个才能饱,我只吃了五个啊。
结果是你吃了一个,他吃了五个。但是你饱了,他没饱。这把尺子量成什么样,你们各自心中有数,何必再自我烦恼。
有人也许会问,万一那谁谁谁吃五个也饱了呢?问这个问题的人到底能吃几个馒头我不敢保证,但我敢肯定,他吃馒头的时间浪费了一半在观察别人身上,导致自己没怎么吃饱,正郁闷呢。
那谁谁谁吃了五个就饱了,会不会影响你吃饱了这个事实?他比你多吃了四个,这四个会不会影响你吃饱了这个事实?
不会。
就像你永远也不是那谁谁谁一样。吃到自己肚子里的馒头,那种满足感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没必要去想象人家的满足感,因为就算数量不一样,结果是一样的。
吃自己的馒头,让那谁谁谁吃他的去吧。